这事儿《皇朝时报》也有报道,搞得大邺几乎人尽皆知,刘大人的老脸委实再没处搁,便上折子向萧晃辞去了锦衣卫的职务,自请告老归田。
有沈夜这等人才统领锦衣卫,还有徐飐在旁坐镇,萧晃自是不假犹豫就准了刘潜辞官。
可惜,近来大事一桩又一桩,沈夜也从意图行刺圣驾的谋逆叛臣,变成了他萧晃的亲子,不能再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示众。
加之锦衣卫不可一日无首,徐飐也离京多时,萧晃更觉得身边无人可用。
脑筋儿不晓得在哪儿转了个弯,这位陛下突然就想起了刘潜这号两朝元老。
于是乎,就在刚刚,大邺天子萧晃重又启用刘潜,将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衔,再次扣到了此人的脑瓜顶上。
刘潜领旨谢恩、谨慎告退,萧晃睨着这位刘大人离去,却仍紧锁眉宇,并不见满意或放松的神态。
在一旁伺候着的温让,给萧晃递上杯热茶:“陛下可是在烦恼,锦衣卫重新交与刘和豫后,又会如当年那般生出不正之风?”
“靖谦,你有何良策?”
萧晃目光灼灼,却瞧不出是愠是怒。
温让跟在萧晃身边多年,揣度圣意自是在行。
只见他调转身子直面萧晃,慎重行以臣子之礼。
“奴以为,陛下当设立新法司,用以监察锦衣卫。”
“假若设立新司,那又应由何人,来行督管之职?”
萧晃看着温让,眼神讳莫如深。
“这……”
对于如何回复圣上,温让好似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又有太监来向萧晃通禀,说是太子已到宣政殿外。
萧晃大手一挥,便搁置了与温让的对谈,而后屏退了包括温让在内的所有宫人,只令沈夜一人进殿。
太庙坍塌,沈夜受命督工重建事宜。
今日前来面见萧晃,他便是要奏明所需款项。
萧晃听沈夜细致汇报营造计划,频频点头,只教沈夜自行去与工部商讨。
随后,这位陛下便话锋一转,把刘和豫复任锦衣卫指挥使一事说与沈夜。
“你在锦衣卫时,对外破案无数、屡建功绩,对内整肃军纪、恩威并施,若你只是沈曦行,而非朕的儿子,朕定会让你继续领导锦衣卫,率领众将士为朕分忧解难。”
说着,萧晃便自案后起身,走到沈夜身侧。
见沈夜阒寂垂眸,萧晃无奈蹙眉,却仍拍着沈夜肩膀道:“朕同你说这些,你可明白朕的用意?有子如你,朕之幸也。只你一人,便可敌万军!这大邺的山河,朕迟早要交予你手。所以从现在开始,朕要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饶是这位陛下如此语重心长,沈夜依旧没有多说什么。
退出宣政殿后,沈夜便只身出了紫微垣,前往御街前的千步廊。
他独来独往惯了,有任何小厮跟在身后,都不甚自在,故而此番出宫,萧晃给他配备的一切侍从和仆役,他一个都没带。
大邺朝廷的五府六部,皆汇聚于千步廊。威武庄严的衙署建筑,整齐划一排在长街两侧。
沈夜花了两三个时辰,和工部尚书制定太庙工期,走出工部衙署时,天已渐黑。
穿过御街便是皇宫禁地,沈夜向内庭奉天门走着,却忽而发觉有道鬼里鬼气的黑影,正在隐蔽跟踪自己。
反侦察的本事,沈夜就像与生俱来。余光一紧,他便潜身城墙缝隙,反而将黑影截个正着。
孰料,这黑影却也不是别人,正是叛出往生楼的衣拾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