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世家子弟科举文推荐 > 110120(第18页)

110120(第18页)

李为善不敢抬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宁悟明也没再说话,只一瞬不瞬盯着他看。李为善从开始的强作镇定,逐渐变得不安。

在三十五岁那年,李为善考中春闱二甲。名次虽吊了末尾,到底好过三甲,挤进了正经的进士出身。

李家算是寒门,家中略有薄田,李父多年不弟,在书院谋了个先生的差使。李为善书读得比其父好,在十五岁时,就被城中富绅看上,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靠着岳丈的家财,李为善的书读得很是惬意。中进士之后,候官不到一年,李为善得了甘州隆安县的县令缺。甘州属于下州,隆安县更是穷得叮当响。

李为善只在隆安做了三年县令,就调任了庆安为县令。虽同为县令,品级却不同,前为八品,后为七品。短短时日,李为善算得上官运亨通。

除去岳丈家的鼎力相助,李为善自身也功不可没。他极为擅长迎合,到庆安县后,很快就得了梁津河的喜欢。

李为善终于挣扎着抬起了头,低声道:“我的父母妻儿,都在府城。”

“我知道。”宁悟明点点头,说道:“你还想升一升。出仕之后,你虽得了不少的钱财,但也送礼花了出去,要靠着岳丈家出钱让你去打点。你妻子周氏要是出了事,就算有了外孙,你岳丈家也不会再支持你。毕竟你肯定会再娶。外家亲,说亲也亲,说断立即就断了。再娶妻,以你现在的身份,可以攀附更高的门第。高门贵女却不那么好娶,高门也不会全力支持你。你的算盘打得很好,现在你岳丈这样的最好,毕竟是商户,捧着敬着你这个做官的姑爷。”

埋在心底深处的想法被揭开,李为善没有难堪,反而莫名其妙感到一阵释然。

他自嘲地笑了笑,道:“比不过江南先生生在宁氏,李家寒门式微,我事事都得靠自己,一步步往上爬。无论梁知府也好,夏知府也罢,你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公子,都习惯了站在高处指点江山。夏知府才出仕几年,就升任了知府。梁知府也是,他的俸禄,养谋士门客都不够。他做官,只需盖印,官印私印有人替他管着,递到手边。公函文书折子,有身边的谋士替他捉刀。钱粮赋税,有钱粮吏,教化有学政教渝,小偷打杀有通判。他做了什么?他无需做什么,只顶着梁氏的姓氏,头衔,就能步步高升。”

这些天的担忧害怕,委屈,李为善眼睛开始转红,也不避讳,掀开身前的衣袍,露出腰间挂着的布袋。

李为善取下布袋,放在宁悟明面前:“江南先生,莫要做得太过。你看不起我,看不起梁知府。要是我的家人因此有事,你们这些仁慈之士,与我,梁知府,又有何不同?”

宁悟明伸手拿起布袋,从里面取出册子,翻开随意浏览了几眼,合上册子装进布袋。他站起身走出屋,到了门边,他又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李为善,难得神色温润如春风拂面。

“我们当然不同,太多的不同了。你是什么,眼里看出去就是什么。比如你是屎壳郎,以为天下人都爱滚粪团子是一样的道理。”

宁悟明头也不回离开,留下一脸悲愤欲绝的李为善。

杏花巷。

宁毓华上前,在紧闭的门上叩了叩,站在门前等着。

等了小半盏茶的功夫,门内始终不见动静。宁毓华不禁朝宁毓承看去,皱眉道:“小七,莫非里面的人出了事?”

“不会。”宁毓承走上前,他叩了几下门,扬声喊道:“赵东家,我是宁毓承,与大哥有事找你。”

门内仍然不见动静,宁毓承再叩,道:“赵东家应当出了事,大哥,我们让人来收拾。”

宁毓华怔愣了下,刚要说话,大门“吱呀”,打开了一条缝,胖乎乎的赵老抠站在那里,皮笑肉不笑道:“两位宁公子心善,忙着救人,我们家人好着呢,不敢劳烦两位公子操心。”

说罢,赵老抠就要关上门,宁毓承伸手推挡住门,道:“赵东家莫要生气,我是宁毓承宁七郎,这是我大哥宁毓华。我们是来找你做买卖,只赵东家不应,只能借此敲开门了。”

赵老抠暗自恼怒不已,他更清楚,宁毓华宁毓承要是想进来,赵家的院墙肯定拦不住他们。先前躲在门后听了许久,见他们一副不休不止的架势,才捏着鼻子开了门。

“两位公子请进来吧。”赵老抠不情不愿让开了身,将门缝打开得大了些许。

“这里清净,没什么人,瘟疫面前,要主意保持距离。我们随意些,就在这里说吧。”宁毓华转身走向下马石,宁毓承也走了过去,两人分开两边坐了下来。

赵老抠暗自松了口气,赵家的大门从没开过,家中从上到下迄今安好。宁氏两人不讲究,能主动避开,赵老抠的神色,勉强缓和了些,他靠在门框上,问道:“县城现在城门关着,大家都不敢出门。不知两位宁公子,想要与在下做什么买卖?”

宁毓华笑笑说道:“城中还是有铺子开张,比如杂货铺,粮食铺,卖油盐柴禾的,这些可不都关张。”

赵老抠顿了下,道:“要是都关着,大家吃甚?两位宁公子考虑得周全。”

“赵东家难道不想开张赚钱?”宁毓华问道。

“家中老小睁眼就要吃喝,现在外面的价钱肯定贵。这场瘟疫,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完,我家那点东西,还是留着吧。”赵老抠很是警惕,呵呵推辞道,

“城中的瘟疫,已经渐渐好转了。再过个十天半月,继续做好防范,基本上无甚大碍了。”宁毓华说道。

“那敢情是好事!”赵老抠真高兴起来,他很快问道:“那城内恢复了寻常,我的铺子也就能开了。”

宁毓华不与赵老抠周旋,直接道:“赵东家,我想买你手上的所有饴糖。”

赵老抠脸色微变,他虽抠门,脑子却灵光得很。瘟疫的方子,盐虽有朝廷控制,但是并不缺。只饴糖向来金贵,且不易得。

要真如宁毓华所言那般,城内很快没事,饴糖就不再如瘟疫时紧俏,宁氏买饴糖作甚?

“庆安县基本没事,但是府城有些麻烦,我打算将饴糖送到府城,将府城的饴糖价钱压下来。”宁毓承见赵老抠精明的眼神,他不再拐弯抹角,直言了当告知。

赵老抠脑子转得飞快,马上想到了府城的饴糖价钱,肯定变成了天价。眼珠子转动了下,赵老抠缓缓道:“我的饴糖也不多,庆安县穷,饴糖只有富人吃得起,满打满算,也不出百斤。”

宁毓承一听,就知道赵老抠先喊难,称饴糖量少,是在试探价钱。要是价钱让他满意,他就再多“找”些出来。要是价钱不满意,迫于无奈,他将不到百斤的饴糖拿出来,损失也少些。

毕竟是为了钱财守到最后,坚决不肯离开的赵老抠,宁毓承看了宁毓华一眼,沉吟了下,道:“在以前的价钱上,添三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