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寒门首辅养成记笔趣阁 > 4050(第14页)

4050(第14页)

孙平拿着锄头去后院鸡窝底下挖出一包银子,约莫有二十多两。

“我祖父去世的时候,我大伯把我家两床厚被子,还有六两多银子拿走了。”

程管家笑道:“那都是小事,这仇你先记着,等你以后出息了,不用你张口,族里那些踩低捧高的小人就会帮你出气。”

孙平嗯了声,他以后一定要像浔大伯一样厉害。

孙平对家中再无惦记了,隔天他跟着孙浔夫妻俩出发去南溪县,路上,孙允跟他坐一辆马车。

孙允低声交代孙平:“别忘了你是孙家人,你能跟着浔大伯读书,全都是族里的恩德。”

孙平看着孙允的眼睛道:“我必忘不了浔大伯的恩德。”

孙允不傻,听明白了孙平的话,他冷笑一声:“孙平,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别以为你有了这段机缘就能一步登天。”

孙平不觉得自己能一步登天,但至少,他会比以前更好。

于氏心疼孙平年纪小小就糟了这么大的难,原本要去安东县码头坐船,于氏吩咐车夫先去邻县,让孙平跟他姑姑告个别再走。

孙平的小姑姑看到比年前又瘦了不少的侄子,眼泪汪汪地咒骂:“孙富贵的心被狗吃了,占了你家这么多好处,竟敢这般欺负你。”

孙平咧嘴笑:“小姑姑,以后他们欺负不到我了,我要跟着浔大伯去南溪县读书。”

孙氏一边抹眼泪一边笑:“我也听说了,好小子,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啊。”

“嗯,以后我会给小姑姑写信。”

“写信就好,你不用回来,千里迢迢的耽误你读书。”

姑侄两人说了许多话,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孙平才依依不舍跟小姑姑告别。

下次再见时,不知道几年后了,孙平忍不住红了眼眶。

孙氏站在屋檐下目送车队走远,送走侄子一点她都不难过,侄子有此好前程,比什么都强。

孙氏的婆母过来问:“刚才穿青绸衣的贵人,就是你娘家最出息的那个孙浔?”

“正是他。”

“我一猜就是,看气度就跟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不一样。你的侄子跟了贵人以后前程大好,你也别为他担心了。”

“嗯。”

孙氏从小听族里说起浔大伯的事,她知道浔大伯品性好,既然主动带走侄子,肯定不会苛待他。

车队绕了一段远路,等他们到安东县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一踏上船,渔娘感觉身心愉悦。

太好了,糟心事丢到身后,她总算可以一边玩一边家去了。

二郎跑来问:“姐姐,咱们去哪儿?”

“去扬州府听曲儿!”

第44章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渔娘想去扬州听曲儿,去杭州看西湖,去苏州吃糕团,去绍兴买黄酒……想去的地方太多了,一路上走走停停,等他们打道回府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底了。

回去的路上路过武昌府,一行人又在武昌府下船游玩了五日,等他们再登船西行时,已经是五月初了。

这一趟出来玩儿够了,渔娘心满意足之下写了厚厚一叠游记,等家去整理出来,她又可以出一本《山河畅游·江南》游记。

二郎也觉得高兴,这一趟出来吃到许多美食,姐姐说得没错,南方的点心果真比南溪县的点心样式多。

出门游玩最能促进感情,孙允、孙平两个少有出门的人跟着游玩一趟,不仅长了许多见识,也跟大家关系亲近了许多。

尤其是孙平,他跟二郎年纪相当,两人关系亲近到可以一起分享一些不算秘密的小秘密。

比如,孙平从梅二郎嘴里得知他姐姐正在写话本,还是骂书生的话本。

孙平震惊后又觉得正常,将近一个月的相处,孙平见过浔大伯问师姐功课,且不提他自己,师姐的学识对他是碾压,对已是童生的孙允也是如此。

孙平一个才完成启蒙的小儿都看得出来的事,孙允这样的心理就更明白了。孙允见过几回浔大伯问梅家大娘子功课后,想到初相识时,他对那丫头看不上眼的模样,都想回去骂自己一顿。

孙允在乎脸面,事情已经发生了,他能做的就是尽量避着渔娘。避开渔娘后他也没闲着,只要有空就发奋苦读,争取早日在学识上超过她。

渔娘没把孙允当回事,孙允不到她跟前来她也没觉得有什么,这几日回家途中,在船上她不看书也不写文章,有空就陪着爹娘和师父师娘说说话。

“哎哟,真是上岁数了,开开心心游玩一趟,路上没觉得多受累,这几日却觉得身子骨疲累得很,回去后定要在家歇息一两个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