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前夫给我当外室 > 4050(第19页)

4050(第19页)

所以今天,皇帝当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新鲜的、带着土壤的、才从田地里挖出来的土豆。

皇帝以审视的目光端详。

匣子不大,里面的土豆个头却也不小,比他印象中的要壮实许多,黄澄澄胖墩墩地挤在一起,竟依稀让人品出一点可爱。

待听棠袖说这土豆不仅能够一年种两次,亩产高达四五百斤,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大明常见的粟、麦、稻、黍等种种优点,皇帝愈发觉得土豆可爱,眼里的喜爱之情几乎要溢出来。

“好好好。”

皇帝连说三个好字,精神也更好:“藏藏,”他甚至叫起棠袖的小名,“你真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棠袖道:“能帮上万岁的忙就行。”

进宫目的达成,棠袖告退,走时正碰到首辅叶向高觐见。

棠袖没说话。

叶向高也没开口。

两人只互相简单见了礼,随后一个进殿,一个出殿,擦肩而过,各去奔忙。

就在棠袖走过启祥宫正门,身影行将转入正门外的宫道之时,中年文官忽的转首,看了她一眼。

一旁的小太监止步,小声道:“首辅大人?”

叶向高收回目光,若有所思。

之前他向圣上请求公开臣子们互相抨击的奏疏,好公论是非,以肃人心,圣上一直没给答复。今次再提的话,料想圣上应当会准了。

第47章海上怀淑公主。

在以京师冯筑为首,联同北地、江南等数十位知名富商的号召下,这场波及半个大明,旷日持久的灾情在立冬后逐渐得到缓解,棠袖得以从漫长的繁忙中解脱出来,蒙头睡了一天一夜。

睡醒发现梳妆台上多出封信,棠袖撑着下颌,懒洋洋地打开,不消说,正是某位同样结束忙碌的指挥使写给她的。

信上很文雅地抄了行六一居士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棠袖抖抖信纸,这种句子放陈樾这样喜欢耍刀弄枪的武官身上真是莫名有点酸。

也就信纸上写写了。

他才不会在人前吟诗诵词。

恍然记起去年七夕她没送陈樾香囊,她便答应说下次,也就是今年送,奈何今年的七夕也因种种缘由错过,棠袖再抖抖信纸,若没猜错,这行不合时令的词,应该是陈樾想让她给他把香囊补上。

他真的特别在意这种小细节。

收好信,棠袖问流彩,得知棠府其余人要么不在家,要么呆在各自院子里,没人找她,棠袖简单收拾一番,当真按那句词表明的时间抵达曾和写信人约过的街头。

这个时间其实很尴尬,前不搭节后不搭年,街上早没了七夕的东西。孰料棠袖刚下车,前面就传来一句:“姑娘,买盏莲灯吧,兴许能碰着有缘人呢。”

循声望去,摊子上摆着的莲灯确实是七夕才会有的。

但棠袖没买。

她目光停在摊子最边上,那里很不起眼地挂着几只香囊。

可别说,花样还挺好看的。

棠袖爽快掏钱,买下香囊边上的一只荷包。

摊主:“……”

救命。

那位大人让她卖的是香囊,不是荷包啊。

然而棠袖已经拿着荷包走远,完全没有要折回来买香囊的意思。

要不说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坏习气,荷包才到手没几息,棠袖看着看着,突然就有点不喜欢了。

于是待陈樾出现,棠袖很顺手地把荷包塞给他。

陈樾接过看看,停停又翻了个面。

发现不管横看还是竖看,这都是个荷包而非香囊,陈樾抬起头说:“不是香囊。”

棠袖说:“还想着香囊呢。”又道,“你是不是办案办傻了,人家《生查子》写的是元夕,哪有你这样套在七夕上的。”

陈樾说:“因为这个你才没买香囊的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