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TXT > 第209章 弟组府城生活日常3(第3页)

第209章 弟组府城生活日常3(第3页)

这座人称“坟头山”的大山,终于在几年的经营里,让人习惯了西山的叫法。

有人永远留在山上,但它再也不是一座巨大的坟墓。它带来了希望与生机,让以它为生的人们靠山吃山。

十二月还有一场大集,年底这阵,黎峰要去外头忙一忙。

他现在比从前悠闲,就大集会亲自忙,平常就管着些掌柜的,再跟些商户应酬,到商会坐坐。手里事务分了很多出去,让大强和王猛挑担子。

他们几个男人要忙到小年前,大集期间,年礼跟着走。几个夫郎们就把这差事接下了。出去时送礼,回来时采买些年货,见缝插针的,该置办的都置办了。

大集之前,山寨最后一批山货送来,黎飞带队,给他们送了年礼,带来了家乡的消息,给他们拜个早年,捎带上陆林一家三口回县城。

这份年礼丰厚,几家都有份。陆柳看着,居然还看见他大伯给他爹捎带了东西。

前几年都没有,可能是这两年林哥哥一家也来了府城的原因,让他们有了联络的理由。

陆柳拿着礼和信,去找两个爹,念给他们听。

信里都是些日常琐事,说了些陆家屯的变化。大姓聚集的村落,互相之间有攀比,他们发展比不上黎寨,没盖起祠堂,但各家都修坟了。

他们重视祖宗,却不能丢了活人的饭碗。吃饱穿暖,活人顾上了,才能拿余钱去修坟。这也是过上好日子了。

陆三凤也回家祭拜了双亲。大伯说她变了很多,跟着老大过日子,这这那那的事都有人安排,陈老爹也被安排着干活,她发现陈老爹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心气硬了,两口子吵吵几回,互相之间还要搀扶着做老伴儿,后来也懒得吵。陈老大成亲后,孩子来得快,他俩再带带小娃娃,日子反而和顺了。

他说陈老爹不敢提起陆杨,也不敢提起当年领养的事,但陆三凤私下里找他讲过,他顺着意思递个话。好歹是养活了,他们不求报恩,只求不报复。

陆柳把这段话跳过了,没念给两爹听。

他哥哥心胸宽,没想过报复的事。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人往高处走,世界太大,美好的事情太多,他哥哥不会留在原地,更不会留在苦难的过去。

念完信,陆柳在家待了会儿,跟他们一起洒扫收拾。

两个爹会开火做饭,也要弄点年货。外头还挂着腊肉,今年还打算炸点丸子,蒸些包子。

在府城待的时间越长,他们的日子就越像样,是陆柳离得很近的娘家,磨合出了合适的距离,他们能有自家的小日子了。

陆柳再回家,就能看看别的信件了。

陈大舅捎带了两封信,一封给了陈酒,一封给了陈桂枝。里头没什么特别的,陈桂枝看完,让陆柳也看看。大多都是家常,该是他们口述,让人写下来的信,写信的人实诚,都没润色,大堆的口水话都写下来了。

陈大舅说黎峰有出息,说陆柳是好的,也说陈桂枝熬出头了,顺哥儿也稳当了,再是陈酒跟他们继续做邻居,他很放心。

黎寨的信也有几封,亲朋的、寨主的,还有孙夫郎的。

这些都等着黎峰回家再拆。亲戚的信件大差不离,兄弟们的信件则有几分感慨在,寨主的信简短,大多都是公事,最后才提了一句二田家的事。

这几年都这样,他会稍稍说一下二田家的事。二田跟着送货的车队走,往返府城数年,去过省城,甚至去过京城,还往南下送过货。人是越走越沉默,回到山寨里,没什么话说。这种沉默,又跟他死气沉沉的样子不同。寨主说他性子沉了,心境稳当了。

夫妇常年分开,王冬梅带着孩子,反而轻松了。人在山寨,孩子怎么都能找人看着点,再去蜜坊干活,又跟孙夫郎认识了。

孙夫郎看她带着小娃娃,男人又不靠谱,可怜她,原是帮工,又收她做学徒,现在每个月的月钱,足够养活他们母子了。

她在外很少说起二田的事,也没说现在夫妇之间的感情变化。反正还在一起过日子。

黎峰把信看了数遍,从寨主的评语里判断,二田很快就要来见他们了。

他心中泛起阵阵波澜,再回首往事,印象最深的是二田在水里扑腾着,说他要去找爹的样子。癫狂着,哭吼着,也绝望愤恨着。

他抬眸看娘,娘也看他,两人默契不提。

孙夫郎的信里和从前一样,感谢居多。他很喜欢山寨的生活,在那里,他和他的孩子们都是自由的,受人尊重的,再不会有人盯着他逼嫁。同样是炼蜜挣钱,他在山寨里自在。

孙夫郎跟姚夫郎相熟,隔天,陆柳和姚夫郎碰面,两人又聊了一阵。

姚夫郎很感慨,说:“世间苦命人真多,我不往外头走走,不知我们山寨的好。真要说起来,你也是个苦命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