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结婚证挂在墙上跟奖状似的,之所以能跟奖状区分开,是因为中间还贴着一张结婚相片。
叶满枝笑道:“以前结婚的流行说法是,‘同心同德干工作,比翼齐飞搞建设’。大家的结婚证都这么大,拿到写好的结婚证时,特别有仪式感,跟得个奖状差不多。”
她将摄制组一行人送出门,再次返回来,特意在结婚证前面多站了一会儿。
吴峥嵘将客人用过的水杯刷干净,见她站在原地不动地方,便问:“看什么呢?”
叶满枝盯着相框里的结婚证说:“你快过来看看,咱俩的结婚证和相片是不是有点褪色呀?”
这面墙能被阳光照到,她感觉结婚证的颜色有点浅。
吴峥嵘:“相片本来就是黑白的,褪不褪色都一样,而且那结婚证挂了几十年,褪色也正常。”
叶满枝从抽屉里拿出另一张结婚证,与墙上那张做对比。
果然褪色了!
好在结婚证有两张!
她拉着吴峥嵘说:“跟小樊聊完以后,我心里特别感慨。在光明街上工作生活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一样,很多事情还历历在目。”
吴峥嵘调侃:“你总说自己记性不好,这不是挺好的么?”
“那得分跟谁比呀,比你们这两个姓吴的,还差一点点。”叶满枝拿了一块干净的抹布给他,“趁着今天有时间,咱俩把这些相框擦一擦,平时都注意不到这里。”
吴峥嵘并不想将有限的时间用来做家务,“等我自己在家的时候,抽空就擦了。你要是想光明街了,不如回去走走。”
叶满枝看了眼手表,下午一点多。
今天是周末,有言又去实验室钻研了,参加不了家庭活动。
“那行,正好去四嫂那里吃个午饭。”
四嫂沈亮妹退休后,在光明街上开了一家小饭馆,主要经营家常菜,做的都是军工大院里的熟人生意。
两人开车来到光明街的时候,刚过了饭口,四嫂和四哥正在店里看电视。
“沈老板,生意兴隆呀!”叶满枝笑着打招呼。
“哎呀,”沈亮妹从椅子上跳起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咱爸妈也回来了吗?”
“我来出差的,没带爸妈。”叶满枝拉着吴峥嵘入座,“嫂子,我俩还没吃午饭呢!”
“诶诶,我这就给你们炒菜去!”
四哥开了两瓶汽水,得意洋洋地问:“怎么样,叶市长,我们这馆子不错吧?”
“挺好,瞧着挺干净!”
“当然干净了,”四哥抱怨道,“你嫂子恨不得让我一天打扫八百回!这一整条街上,数咱家这店最干净!”
叶满枝点点头,四嫂其实一直都很勤快,也爱干净。
有这样的品质,干餐饮应该错不了。
四哥低声透露:“虽然累点,但是挺赚钱的。我前天刚给三哥写了信,实在不行就别干那什么副厂长了,反正三线厂的效益不咋地,还不如出来开个饭店呢!”
叶满枝和吴峥嵘:“::::::”
四哥跷着二郎腿说:“咱光明街最近可是大变样了,那边新开了一个大商店,把市中心的人都吸引了过来,否则咱家的生意哪能这么好!一会儿吃完饭,你俩就去街上转转。”
两人答应着,吃过午饭便出了小饭馆。
他俩没去那个新开的商店,沿着行道树在熟悉又陌生的小街上散步。
没多久就走回了军工大院。
大院里还是老样子,红砖灰瓦的赫鲁晓夫楼纵横分布,广播里放着一首很有军工特色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明晃晃的阳光和翠绿的松柏,像是又把人带回了某个热火朝天干革命的午后。
叶满枝和吴峥嵘都是大院里的熟面孔,有老邻居见到他们,便熟稔地过来打招呼,询问老叶和常月娥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