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鹿子草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254章 终章下(第2页)

第254章 终章下(第2页)

但她在街道办工作的那两年,光明街的确取得了很多很亮眼的成果。

叶满枝所说的这些是节目组之前没有搜集到的资料,正好可以充实《滨江记忆》的素材。

樊竹连忙问:“您手头有这方面的资料吗?”

“有啊。”

叶满枝将她提前准备好的一个盒子拿出来,里面是她以前做的剪报本,还有一些老物件。

剪报是用糨糊粘的,所以大部分新闻报道的字迹都看不清了。

偶有一两张没粘好的漏网之鱼,反而得以保存下来。

叶满枝将夹在本子里的几张剪报展示给她。

“这是1957年,全市第一家三八便民服务站开业时的情形。这家服务站被全省推广过,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营业。”

“这是滨江市长来光明街开设人民大课堂的场景。在台上讲课的就是市长,坐在台下听课的几千人都是光明街的居民。”

“还有这张,”叶满枝把那张居民们拿着板凳、排着长龙去听讲的相片指给她,“这张相片获得了‘全国社会主义新闻摄影展览’的金奖,被很多报纸转载过,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生活欣欣向荣的典型。”

如今再回头去看,当时的日子真的不富裕,但生活似乎还挺有奔头的。

三十年过去,窑姐儿出身的薛巧儿,培养出一名大学生。

从没读过书的郑东妹当了理发师傅,去年还自己开了一家美发店。

蹬三轮的赵强据说也组建了一个运输队。

……

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了。

樊竹看过她提供的资料,在心里感叹,来采访叶市长果然没错,她能提供的素材算是所有受访者中最多的。

他们节目组追溯历史的过程困难重重,尤其是六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和老物件,很多都在运动中销毁了。

像叶满枝这样由个人完整保存的资料,并不多见。

两人围绕基层工作聊了很久,提到了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建国十周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等大事发生时的情景,甚至还介绍了她在省大读书时的情况。

樊竹微笑问:“您在街道工作,又考上了大学,那几年应该是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段时间吧?”

即便是放在当下,上大学也是足以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一步。

然而,叶满枝沉吟一阵后,却说:“在基层工作和上大学,的确对我影响很大,但是真正给了我极大震撼的,对我而言意义非凡的,其实是两个瞬间。”

樊竹连忙问:“您能展开讲讲吗?”

“第一个是我被任命为滨江曙光机器厂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的时候。”

“这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樊竹记得她之前就担任过副厂长、副主任了。

叶满枝笑说:“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我心里突然升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咱们平时总提到‘责任感’这个词,其实年轻人的责任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需要一点点学习和积累。”

“俗话说,天塌了有个儿高的顶着。在街道和工厂工作时,有领导在前面顶着,就相当于有了主心骨,我按照领导的要求做工作即可。可是,当前面的依靠没有了,需要由我做决策,成为别人的依靠时,这种责任感就特别强烈了。”

“我要为这家大型国营工厂全权负责,肩负全厂两千个家庭的生计和未来,在我意识到这件事的那个瞬间,才真正成长为一名干部了。”

叶满枝觉得,她当时在心理上完成了一次蜕变。

她没在这上面讲太多,转而说起另一件事。

“第二个让我大受震撼的瞬间,是在1973年1月。”

樊竹惊讶道:“时间这么具体?”

“对,那时我国正计划引进一条彩电生产线,我作为曙光厂的谈判代表,跟随部委组织的考察组,出国进行了考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