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鹿子草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250章 番外五(第4页)

第250章 番外五(第4页)

“而滨江的发展重点一直在重工业,轻工业远不如广东上海,那五百多种小商品中,至少有一半在滨江是没有生产的,即使有也是公社集体小厂。”

“未来几年内,滨江国营工厂的重点仍是重工和家电行业,不会对薄利小商品投资。所以,我觉得咱们可以适当引入民营经济,填补滨江在小商品生产上的空白。”

叶满枝将她最近的所思所想一股脑倒了出来。

“最近国家抑制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想保护国企,担心民营工厂抢夺国企的原料,扰乱市场秩序。可是那五百多种小商品的定价权已经放开了,而滨江的小商品生产不发达,即使引入个体经济,也不存在抢夺生产原料的隐患。”

从五哥和四嫂接连下海就可以看出,大家想赚钱的心情很迫切,她觉得不能一味抑制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是要进行有效引导的。

“在这时候鼓励民营经济,不但能填补市场空白,还能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如果政府适当引导,比如鼓励国企临时工,开办民营工厂,也许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企冗员问题。”

夏竹筠搞了一辈子经济工作,闻言就若有所思地望向对过的石道街。

她指了指人潮汹涌的市场,“你想利用这条商业街?”

“对。不过,可以是石道街,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再划出一块地盖楼。”

但这已经超出了工业工作的范围,不是叶满枝这个工业局长能决定的。

叶满枝笑道:“看着这些倒爷跑去南方进货,我心里其实还挺着急的。如果咱们滨江本地就有既便宜又时髦的商品,大家也就没有必要长途跋涉跑去特区了,相应地也能减少大家投机倒把的风险。”

“到时候不但滨江的倒爷不用去南方进货,省内其他城市,甚至附近省份的倒爷,其实也可以来咱们滨江进货。”

那么多商品,他们总不能让客商挨家挨户去找工厂进货。

所以,就需要一个类似于石道街这样的商业街,作为批发市场或是商品集散地。

只要民营工厂搞起来了,批发市场也建起来,最起码能带动上万个工作岗位。

届时批发市场附近的餐饮、交通、物流运输,也能跟着盘活。

哪怕是文盲也能在市场里当个扛大包的力工,挣口饭吃。

夏竹筠听她介绍了大致想法,又将目光放到窗外,一时间没说话。

叶满枝也没再吱声,安静地坐在对面。

其实,她这个办法是要承担一定政治风险的。

虽然改革开放了,特区那边一片欣欣向荣,但是关于特区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也没有定论。

其他地区大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小改革,谁也没大刀阔斧。

鼓励个人开办小工厂,搞商品大宗批发市场,在省内是没有先例的。

因此,叶满枝并没向市委领导提起这个构想,而是先在夏竹筠这里讨个主意。

对方马上就要退居二线了,也许会愿意在退下去之前干一票大的。

将茶杯里的茶水喝完,夏竹筠起身说:“走吧,咱们去石道街里面看看。”

叶满枝陪她去逛了商业街,还将自己刚认识的几个倒爷介绍给她,让她拐弯抹角打听了不少情况。

两人在石道街转了整整一天,临走之前,夏竹筠说:“你先写个方案交给省里,也交给滨江市委一份。既然做了,就别小家子气,尽量往大了办。”

叶满枝答应着,寻思这尽量往大了办要办成多大。

晚上跟吴峥嵘跳舞的时候,她就嘀咕:“你觉得办成多大算是大呀?”

吴峥嵘揽着她的腰在舞池里转圈,轻声笑道:“大到省市领导都不舍得放弃,就足够大了。毕竟这事要承担巨大风险……”

“也是,”叶满枝随着他挪动脚步,“风险和收益要成正比才行,没有足够大的利益诱惑,谁愿意冒险啊?”

她被夏竹筠和自家男人点醒,于是将之前设想的计划全盘推翻。

除了小商品,还规划了禽类、水产、水果批发,凡是计划外和自由定价的商品,她全给划拉上去了。

一个商品集散地,预计占地150亩。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