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杀过的白月光来找我了讲了什么 > 第134章 除岁小楼夜听雨(第1页)

第134章 除岁小楼夜听雨(第1页)

岁末的这一天,沈如晚是在吵嚷里醒来的。

她睁开眼,触目望见微光透过窗纱照在雪青床幔上,微尘在半空中缓缓浮动,不禁忡怔了片刻,回过神来,才想到她已离开蓬山近一年了。

如今,她远离修仙界,身处凡尘俗世之中。

近一年来,她漂泊无定、四海为家,离开蓬山时只想着离去,可离开后,又不知该去往何处、留在哪里。

身若飘萍,心如飞絮。

最开始她只是想离开蓬山,可有那么一天,她误入凡人之间,忽而便再也不想回到修士中了。

眼下驻足的这座城镇,是叫临邬t城巴?

她记不清了,也懒得去记,于这座城镇而言,她是过客,于她而言,这座城镇是过客。

过客是不必互相铭记的。

暂时落脚的屋舍临街,窗外就是临邬城最繁华热闹的街市,不必推开窗,便能听见外面的喧嚣与热闹。

“和你说了多少遍,不要急不要急,就不听!现在盘子也碎了,又开始装老实了!”隔壁人家火冒三丈,声音隔着窗纱一字不损地传入屋内,“小兔蕙子,我今天就打死你——”

接着便是一片“误误”的劝阻声,吵吵嚷嚷地混成一片,隐约夹杂着“大过年的”“孩子也不是故意的”,几乎能掀翻天去。

沈如晚轻轻拧着眉头,翻了个身,将被子向上提了提,盖住耳朵。太吵了,她想。

吵得叫人伤神。

夜来万家灯火,连寻常最节俭的人家也燃着灯火,在团圆欢笑声里走到年尾。花天锦地里,孤孤单单一室青灯照壁,连烛光也显得冷清。

沈如晚吹灭烛火,灯光黯下去,昏黑漫过屋内每一寸角落,覆在她的身上,像是深重的疲倦,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她慢慢走过回廊,听见檐外的雨。

岁末除夜,竟有夜来雨。

窗外雨幕如帘,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浇不灭人间烟火。

她站在那里,又想起从前。

修士也守除夜、过除岁。

大抵是神通难敌天数,一只脚踏上仙途,还有半身始终留在凡尘,朝来暮往,辞旧迎新。

在沈氏时,她跟着沈家过年,后来去了蓬山,就留在蓬山守岁。

蓬山弟子来自天南海北,相熟的同门聚在一起,无世俗亲长的规束,只有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那时沈晴谙和她一起守岁。

大清早就出门,约上要好的同门把臂同游,踏破凛冽清寒,一直到傍晚才归家,和最亲近的亲友把盏夜话,到夜阑时,又蜂拥而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放烟火。

修士的烟火爆竹自然与凡人的不同,点燃时没有烟尘气,却有无穷变幻,更有许多匠心独具的炼器师在烟火里下巧思,光影变化间绘成不同的幻景,引得大家纷纷去买,只为图个新鲜有趣。

沈晴谙很爱烟火,爱玩、也爱看,总拉着她一起买最新的烟花去放,一放就是漫天烟火,气派非凡

那时候,半个蓬山都在看她们放的烟火。

说来也是没奈何,沈如晚其实不爱烟火,啡里啪啦地吵得人头疼,更别说沈晴谙一见烟火就要欢呼叫好,比爆竹更喧嚣,可把她吵得受不了。可沈晴谙喜欢,跟着热闹一下也不妨。

修士的烟火实质上也是一种法器,从实用性来说十分鸡肋,可燃点起来都要用灵气,沈晴谙一个人点不来,沈如晚费了老鼻子力才把买来的烟火一个个都点燃,送上云霄。

那时,漫天烟火,灿如白昼,辉光下,是彼此心心相印、欢欣雀跃的面容。

沈如晚忽而像是被谁伤到了一般,骤然向后仰了仰身,清疏冷淡的神容也破碎,无意沾惹来刺伤般的阵痛,痛到骨髓里。

“吵吵闹闹的,喜欢的尽是些没意思的东西。”她眉心皱得紧紧的,脸颊也紧紧绷着,好似容不得一丝松懈,否则便会偷偷流露出些什么她无法容忍的东西一般,“如今过的才叫日子,从前都是什么东西?”

她用力攥紧了窗棂,迫使自己忘掉那些无意义的过往,一把推开了窗。

窗外,夜雨潺潺。

白日里繁华热闹的大街,到深夜也静谧无人,唯有屋内火光隐约,孩童的嬉笑声从远处传来,点亮这死寂的夜。

她倚在那里,短暂而无序地回忆起她这寥寥半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