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高门寒婿的科举路三六九龄 > 240250(第16页)

240250(第16页)

朝堂之上,办完庄王萧承钧的丧仪,该操心给五位皇子拟定封王的号了。

很快,皇帝向礼部索要封号,说拟完给两位丞相过目后再呈送给他。礼部尚书李叔怀连同侍郎林瑄花了几天时间,择了五个封号,分别是“宸、晋、楚、荆、淮”,分别送到曹、沈两位家中。

曹家。

曹慈看着礼部呈送上来的五个字,陷入沉思。又到了曹家押注新君的时刻了。

曹家这百年来能屹立朝堂不倒,靠的就是每次新老天子更迭,从来都是算无遗策押对了人。

这次……他额上冷汗淋漓,心中有些微微的不知所措。

他们先前看好的七皇子雍王萧承彧受外族周家的连累,不成了。其余几位皇子,除了十皇子萧福满,其他几人根本不得皇帝待见,而且资质愚钝,毫无天子之相……但是一想到萧福满是沈持的学生,他眼皮垂下去掩住凌乱的眼神。这是他顺风顺水五十多年的人生中遭遇的最棘手的事情。

他的手指哆嗦着摸在“宸、晋”两个字上,都是极好的字,说不定皇帝会给十皇子,他咬咬牙,心道:太子必然是这位十皇子的了。

他们曹家押也得押,不押也得押。

这又绕到了最初的那个事情上——十皇子是沈持的学生,跟沈家走得近,跟曹家八竿子打不着。

这就难办了,但是他想到了十皇子的生母郑德妃,他心道:郑德妃虽然认了郑国公家为母家,但郑家衰微,远不如曹家势大可靠,她是个聪明的女人,会为了她们母子跟曹家走得近的。

曹慈打算把郑琼拉拢过来。

他背着手走到夫人王氏的房里,对她说道:“十皇子要封王了,你要去宫中走动,跟郑德妃搭上话。”

不用详说,王氏瞬间明了:“妾明白老爷的意思。”

她出身跟皇家沾点儿边,要是候着脸皮论起来,能跟几个老公主攀扯上亲戚,因而她时常厚着脸皮登门,当然她出手大方,送出去的礼厚,那些老公主们也愿意跟她结交。

就这样她得以有机会出入宫廷,常常去看看那些闲得发霉的老太妃什么的,接近郑德妃不是难事。

于是次日,她便带着厚礼,撺掇着几位老公主进宫去坐坐,寻找机会跟郑琼搭上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连去了几趟后,终于碰到了郑琼。

尽管已诞育子女,年近三十,但郑琼冰肌玉骨依旧让王氏惊为天人,心中唏嘘:就这模样这辈子想失宠都难,怪不得相爷要押郑氏母子呢。

王氏虽跟郑琼搭上了话,但贵人待人十分疏离,除了寒暄之外从不肯多说一句旁的话,托相熟的老公主送的礼也被如数退回,丝毫不给她结交的念想。

她连临华殿的门都进不去。

王氏回家后跟曹慈抱怨:“那么个美人儿竟这样难结交,唉,老爷你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

曹慈紧皱眉头不语。

要想押注扶持十皇子为新君,要么他们母子与曹家结盟,要么,他彻底扳倒沈持,让郑氏母子除了曹家没有可选的余地。

如今看来似乎只有后者可选。

然而彻底扳倒沈持,将人从朝堂之中逐出去却不是易事,曹慈心中涌起一股无从下手的暴躁感。

“本相先前让人盯着姓冯的,”他目光阴沉地看着管家曹四:“有信儿了吗?”

曹四摇摇头:“相爷,咱们的人还没找到姓冯的把柄。”

冯遂虽耿直却做事滴水不漏,他的心腹把这人的老底儿都翻出来了,却找不到一点点为官的过失。

第249章

然而事情却在两天之后发生了转机,通州府发生了一桩惊天大案,同知高骜把知府向尔仁杀了。

之后,高骜又被向尔仁的家丁打死了。据说是向尔仁与高骜的一个爱妾有染,事发后二人斗殴,以致于双双丧命。也有人说这二人联手贪了一大笔银子,分账不均才打起来的……这些仅仅是风闻。

案子发生当夜已经报送进京,到左右两位丞相和大理寺、刑部了。

深夜里,曹慈从睡梦中惊坐起:“向大人、高大人都死了?”

从通州府来的报信人说道:“是,曹相爷,都死了。”

“通州府岂不是乱成了一锅粥?”不知有无人趁机叛乱。曹慈站起身来命家仆给他更衣,只怕皇帝得知后会连夜召他进宫议事。

“如今是通判江载雪江大人主持治下一应事情,暂时未出现岔子。”来人回道。

江载雪。

曹慈对他没有几乎没有印象:“你们江大人是哪一年的进士?”

那人想了想说道:“江大人大约七年前中的杏榜。”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