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重回落魄皇子登基前娴白 > 4050(第12页)

4050(第12页)

“姑母,姑母!”

褚卫怜急声唤着,又将一勺热汤喂入。她用力搓着褚太后的手,“姑母,姑母你醒醒”

从褚太后晕厥,被冷宫的嬷嬷发现,直到她领着太医赶来,救病、喂热汤,已经过去六个时辰。褚卫怜叫人又烧两个炉子,屋里已经很暖和了,她的姑母却还不见醒。

窗外飞雪,屋门忽开,竟是福顺跪到她脚边。

“娘娘!”

福顺从怀里掏出一只小匣,紧忙向她奉上:“娘娘,这有一丸丹药,它叫活血堂!曾经奴才的干爹也险些冻死,就靠着它,救活了干爹!娘娘,您万万要信奴才啊!”

人快死的时候,血是冷的,就像此刻她的姑母,浑身僵冻无比。

褚卫怜神色肃然,凝眸望着黑匣里的乌丸。

她捏起,先自个儿咬了口。不多会儿,唇齿便开始发烫,浑身的血犹如锅中水,竟开始沸了。

褚卫怜终于目露希冀,将这味药塞入褚太后的嘴里。

“妙儿,快,再盛些热水!”

见病榻上垂老的手有蠕动迹象,屋内的太医皆是惊诧,面面相觑。

不多久,褚太后竟然醒了过来。

她虚弱咳着,慢慢握紧侄女的手。

褚卫怜知道姑母有话要说,便借着喂水,悄然将耳凑去。只听褚太后喃道:“怜娘,咱们离开罢姑母老了,你带姑母走,姑母想去一个地方”

第46章

福顺[勿跳]她的一生。他的一生。……

褚卫怜屏退了屋里所有人,又让妙儿看着嬷嬷煎药。她没有走,留在屋里陪侍。

褚卫怜倒来热汤,缓缓喂给褚太后。

热汤入腹,烫得血液逐渐活络。褚太后苍老的双手捧碗喝尽,才对侄女说:“怜娘,如今走到这一步,荣华早已成了奢望,姑母不再去求,姑母只想活下。我想去青垣山”

提及青垣山,褚太后浑浊的双目有了光亮。她颤抖握住侄女的手,甚至展望:“青垣山里有座田庄,是他昔年所建。三十多年前,他带我去过他还同我说,等我们老了,就搬到庄里去住,我做个农妇,他便做个樵夫,我们就是这世间最寻常的夫妇”

褚太后虽没明说“他”是谁,褚卫怜却知晓,他不是先祖,不是大齐从前的皇帝,他是康亲王。

康亲王死后,尸骨便被葬在青垣山上。

青垣山在并州,并州离京城很远,马不停蹄也要走半个月。

姑母在并州无一亲族,何况岁数也大了,褚卫怜放心不下。褚太后只好又道:“怜娘,皇帝的报复没有尽头,他的尽头便是我这副残躯被病痛折磨死。姑母这辈子,享尽了荣华富贵,呼风唤雨过,也为我们褚氏一族遮风挡雨。骤然昨日金灿,今夕萧条,亦没什么可撼。唯有辜负的,便是对他了。”

褚太后闭上眼,脑海中是昔年的宫变,血流成河。

宫墙的熊熊烈火烧了一整夜,她抱着皇儿躲进黑暗的水缸,惶恐凄寒地等,等到黎明将至,灰暗的天际浮出鱼白,曙光照进宫墙。那个男人杀进宫闱,势如破竹,带兵横扫魏王的叛军。

他叫夏侯雨詹,是皇帝与魏王的弟弟,也是她青梅竹马,原本该嫁的姻缘。

夏侯雨詹破了乱军,魏王一党战败而逃。镇乱之后,他的卫兵搜捕三宫六院,终于在水缸里找到了她与皇儿。

当时卫兵将她从水缸扶出来,她极为惊恐,浑身都在颤。即便他们不断与她强调,“贵妃娘娘别怕,我们是康王的兵,是康王的兵,我们绝不滥杀无辜”

可她还是怕到哆嗦,因为——如今的康王离问鼎只有一步之遥,魏王叛军在昨夜宫变里杀了所有皇子,只有她怀里的皇儿侥幸活下。太子死了,如今也只剩她的皇儿,是江山正统。

康王已经走到这一步,若要名正言顺地登基,就得杀了她的皇儿。只要对外声称所有的皇子都死于叛军刀下,那他清剿了叛军,也就只能顺其自然登基,如此一来,还能保全名声。

那时候的贵妃禇氏,惶恐不安,想着自己活过一劫,等来的却是鹤顶红,或一匹白绫。她甚至已经想好了,若夏侯雨詹真要杀她和皇儿,她当以死相拼,为她和皇儿谋得一线生机!

褚太后闭着眼,眸中光影连晃,是金銮殿上她抱着皇儿,跪在御座之下。这个地方,她来过无数回,作为妃,作为臣,也跪过无数回。只不过她今日跪的人不是皇帝,而是夏侯雨詹。

她握紧袖里的匕首,只待那人下死令,她接近他,与他拼命。

他依旧如她所想地逼近,扶她起身,却叫人抱走她怀里的孩儿。

她盯死那人,越发攥紧袖里的簪。那个少年将军却突然将她拥入怀。曾经隔了千万重宫闱的两人,却在今日终于相拥。

“别怕,别怕,你受惊了是不是?”他声沙哑而颤,“别怕,月狐,一切都过去了。你不是想在万人之上么?我送你去。从明日起,你就是我大齐的太后,你的皇儿,便是大齐的帝王。你抱着他,我陪你们母子俩一块登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