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后退走出殿外,期间李忱脸上保持笑容,直到张议潭退出宣政殿,他才收起了笑容。
“诸位,刚才张长史所言,诸位以为如何?”
他的话一经说出,群臣面面相觑,始终未有一人站出来。
见状,卢商主动站出来开口道:“陛下,虽说河西义旅收复十一州土地功绩可嘉,但是否忠心,尚未可知。”
见卢商站出来,殿内其余大臣也陆陆续续站出来表达态度。
“陛下,朝廷自乾元以来,便不再设河西节度使,如今复设,臣恐日后有乱。”
“陛下,臣附议……”
“陛下,张议潮等人忠心不明,贸然册封其河西节度使,恐怕不妥……”
见皇帝没有反对,群臣先后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对此,李忱心里舒服了不少。
虽说张议潮收复了十一州土地,可如此一来,张议潮所率河西义旅的实力便不容小觑。
尽管还有陇西地区隔绝张议潮和朝廷的接触,但以张议潮不到三年就收复十一州土地的速度,说不定哪天就收复了凉州和陇西。
届时,他们仅与朝廷隔着一座陇山,这让李忱怎么放心。
眼下经群臣之口,堵住了张议潮想要获得河西节度使一职的想法,李忱心里自然满意。
不过对于处处标榜“太宗”的李忱来说,什么都不做,又显得他有些薄情寡恩。
因此在经群臣之口驳回张议潮想要河西节度使一职后,他便面色为难道:“可有功之臣毫不封赏,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李忱话音落下,一直没有行动的宰相令狐綯便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河西节度使虽不可授,但可以昔年沙州豆卢军为根据,改编归义军,授张议潮归义军节度使及十一州观察使。”
“如此一来,既不会让张议潮寒心,又能授以河西大义,想必张议潮必然感激涕零!”
“此外,为了方便与河西联系,理应留沙州长史张议潭在京为官。”
“臣以为,可授张议潭正三品左散骑常侍,遥领沙州刺史。”
“陛下,臣等附议……”
随着令狐綯开口,许多观望的官员也纷纷表示认可。
令狐綯此言,不仅回绝了张议潮想任河西节度使的想法,还留下了张议潭作为人质。
如此一来,即便张议潭日后想要效仿河朔、两淮等镇作乱,也得考虑考虑张议潭的安危。
毕竟张议潭的嫡子便是张议潮手下头号大将,节制河西六成以上兵马。
只要有张议潭在手,哪怕张议潮想要作乱,也得看张淮深答不答应。
一时间,李忱看向令狐綯的目光也更为欣赏。
“既然如此,那便按爱卿所言,由门下省与张常侍交涉,为河西有功之臣授予朝廷官职,派人发出圣旨。”
李忱将张议潮的封赏定下,转念又想到了河西十一州被收复的消息,不由心动道:
“刚才张常侍所言,朕都听进去了。”
“眼下,河陇之地唯有陇南、陇西及凉州等地还有番贼作乱,依诸位之见,是否由朝廷派兵收复?”
收复河陇,这毕竟是建功立业的功绩,李忱自然不想放过。
只是对于他的兴致勃勃,群臣却难得扫兴起来。
“陛下,眼下漕运、盐税等新政尚在施行中,而关中兵马又刚刚结束党项平定之战,可谓是国库空虚,兵马疲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