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凶悍屠户太旺夫[种田 > 第213章 殿试赐官(第2页)

第213章 殿试赐官(第2页)

正德帝脸上浮现出笑意,“那小子胃口不错啊,朕的进士平日里竟是没有吃饱吗?”

能混到大太监的,除了眼力见,更要舍得下苦功夫。殿试前几日,大太监就要了此次进士名单来,不仅记住了名字和长相特征,还大概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平。此时见正德帝有些兴趣,忙笑道:“圣上仁厚,官人们怎会吃不饱呢?只是沈进士出身农家,曾亲自耕种,想来是知晓粮食得来不易,才如此珍惜。”

“哦,他还跟着下过地?”

“还是种地的好手呢,圣上若是有兴致,待会儿不妨瞧瞧,沈进士的双手恐还有厚厚的茧子。”

正德帝叹道:“倒是个不容易的。”

大太监笑道:“要奴才说沈进士运道好着呢,得遇恩主,未叫这些贫家子弟埋没在乡野间。”

帝王愿开科举,网罗天下英才,主要是为了摆脱世家桎梏。可当权者总是愿意给自己的行为套上一个华丽的壳子,譬如正德帝,听大太监说自己拯救了贫家子弟,一股子自得油然而生,对那个摸样不错的沈知行也多了几分好感。

未时末,钟声响起,考生们停下笔,由礼部官吏收齐考卷后交由五位考官评卷排名,再呈正德帝处。正德帝既摆出了重文轻武的架势,对文人还算给面子,这种事情一般不会有什么意见。

诸位大臣以为今日同样如此,待正德帝随意翻阅几下,便能宣布排名了。未曾想,这回正德帝看得极为仔细,同时调换了几张考卷的位置。五位考官吓得冷汗直流,往届不都是直接采信考官的名次吗,圣上此举是对觉得他们几个的排名有问题?

台下考生也觉得时间格外难熬。不知道过了多久,圣上终于看完了,礼部官员整理好名次,高声唱读道:“一甲第一名,卫文康,赐进士出身。”

卫文康脑子懵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深吸一口气,跪拜道:“谢主隆恩。”

正德帝微微点头,礼部官员继续念道:“一甲第二名,边庭,赐进士出身。”

边庭同样下跪谢恩,比起卫文康的激动,他淡然许多,一举一动充满了世家大族的风骨。

接下来是第三名,秦百宣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多亏他家世不俗,礼仪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这才没有殿前失仪。探花,他居然是探花。秦百宣忍不住看向边上的卫文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日后卫兄说什么他听着便是。

因着秦百宣前进了一名,会试第三名的封昇往后挪了一个位次。对此他还算镇定,前面几十年的失败把他的锐气都磨没了,此次要不是好友鼓励,他也不会再参考,能得个传鲈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诸位大臣瞧着前排三个都是美男子,也觉舒服许多。成日里面对的都是老匹夫,日后多见见这些年轻俊美的面孔,也易于养神,想来圣上跟他们也是一个想法。只是苦了五位考官,他们自觉是按照考生的真才实学排的名,哪里能料到圣上选臣子也看颜色。

其实这倒是冤枉正德帝了,他也不是纯看美色。只是见冯昇年老体弱,日后前程有限,想着倒不如给年轻人让让位置。

其后的名次倒没有什么变动,只是把原本位于三甲的沈知行提溜到了第十名,整整前进了十二个名次。沈知行知晓自己的小计谋得逞,对着正德帝就是磕头,力道之重叫在场众人都听到了闷响。

正德帝看他眼眶红肿,自觉没有看错人,一时之间倒是对他更上心几分。

一个个名次宣读完,正德帝说了番勉励的话,接着就是赐官环节。一切均按照旧历,卫文康得赐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边庭和秦百宣为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其余人等要在二甲进士入翰林院考试后,再由吏部统一安排。

正德帝对文人还真有几分体贴,撸了冯昇的探花之位,特意赐他国子监司业一职。正六品的官,虽无实权,但从品阶来看比卫文康这个状元还高,又是自己毕生追求的传道授业,冯昇感激涕零。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