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替嫁之将TXT > 第74章 谁编的真有才(第2页)

第74章 谁编的真有才(第2页)

“三哥,你喊什么?皇上还没说话呢。”庆王看一眼被瑞王震慑住的小皇帝,口吻温和恳切,“新君继位,哪有一边大赦天下,一边肆意逮捕的道理,岂不让事情愈演愈烈。何况,这胡编的童谣,不一定就是针对母后。她老人家形端表正,何曾偏心过。昨日过寿,难得高兴多饮几杯,随口说了几句而已,大不必在意这些市井乱言。”

“四哥这话在理。”楚翊附和道,“母后放宽心,身体要紧。”

他明白庆王的用意,想用舆情迫使老太太以醉酒为由,收回成命。他之所以说,这是一步自以为高明的臭棋,就是断定老太太已经铁了心要帮儿子,绝不会因区区非议而改口。何况,一旦改口,就更坐实她心虚。

更要紧的是,昨日指婚,皇帝也开了口。

若撤销,吴正英将会头一个反对。并非他收了瑞王的好处,而是因为,假如圣意轻易被非议裹挟,金口御言可以随意反悔,那今后任何人想做什么,只需激发舆情、煽动民意,不就能达成目的了?帝王必须确保,没有任何意志,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庆王这步臭棋一出,反而是给板上钉钉的婚事,又加了一锤子。想到这,楚翊恼火地暗暗攥拳,恨不得照着四哥脑袋怼一下子。真是利令智昏!

“既然民间有非议,那三叔和公主的婚事,是就这么敲定,还是再议……”永历小皇帝犹疑着开口,瞟向师傅。果如楚翊所料,吴正英微微摇头,示意他别说话。

“老四,老九。”老太太睁开眼,竟然直接把话说开,“哀家成全了老三和公主,你们心里,是不是也不是滋味儿?尤其是你,老四。哀家听说,你也常往永固园跑,对公主很上心。你也觉得,哀家偏爱你三哥吗?”

庆王愣了一下,眼中写着“这不是废话么”,却故作洒脱,假意一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弟兄不和邻里欺,儿臣从未这么想。”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宽心了,也能吃得下饭了。”老太太舒心一笑,揣着明白装糊涂,用母亲的身份力压庆王。她坐直身体,沉下面孔,目光幽冷,干脆地终结此事:“这童谣,已经传唱过的,暂不追究。谁再敢继续传,直接把嘴缝上。几天之后,就没人记得这事了。”

老太太终于开始进膳,大家都松了口气,庆王则憋着气。

离开后宫,楚翊没回光启殿,随意找了个借口去通政司。朝廷和各地的所有章疏,其原件都封存在通政司的架阁库。各地方官上折,在收到带有朱批的回复后,也须定期将原件缴回。

见他登门,当值官吏立即起身见礼,命人奉茶。

“不必麻烦,本王是来缴回一封带有先皇御笔朱批的奏折。”楚翊开门见山,从袖中取出折子,恭谨地展开,“这是本王奉旨迎接玉川公主来都的路上,递给先皇的折子。后来事务繁多,一直忘了缴回,是本王疏忽了。”

“王爷稍候。”

官吏请来上司,通政司的一位参议。参议双手接过奏折,殷勤一笑:“无妨。下官会送回架阁库,妥善封存。”

楚翊却又将折子拿回,诚恳道:“这封奏折对我意义非凡,是先皇留给我的最后的墨宝。可不可以,由我亲自去封存?”

“这……”参议有点犯难。

“你看,这上面还写着,‘九弟辛苦,途中珍重’,”楚翊给对方展示朱批,真情流露,动容地红了眼眶,“说实话,我实在舍不得交回来,但是朝廷有规章制度。”

参议哪敢质疑皇家的手足亲情,取了钥匙,将这位皇九叔引至架阁库。陈旧的纸张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防蠹防腐的熏香。

楚翊跟随参议的脚步,穿行于封存着各类章疏、廷寄的松木架之间。良久,对方步履一顿:“按照落款时间,这封奏折存在此处即可。”

楚翊扫一眼架上的木签,记有详细的年月及地点。他不经意地夸道:“你很娴熟嘛,在这书山纸海之间,一下就能找到位置。”

参议笑得谦卑而得意:“不难,都标好了的。”

楚翊将奏折放在对方指定的位置,又恋恋不舍地拿起,悼念的目光反复扫过朱批。他久久不语,不时以袖口拭泪,侧目道:“不好意思,本王失态了。”

“王爷慢慢缅怀,下官先行告退。待王爷离开时,下官再来锁门。”

参议的脚步声渐远。房门开合,确定对方已经离去,楚翊瞬间敛起哀思,将手里的折子放好,穿行于林立的木架间。

“晟州,翠屏府……你在哪呢,快吱一声。”他快速走动,同时扫视各类标签。良久,脚步一滞,看到了自己要找的。他飞速翻阅各类旧折,不时侧耳聆听周围的响动,随后通通归位,离开架阁库。

调阅旧折并不难,但那样会留下记录,而他不想让人知道他在翻旧账。想掣肘三哥,仅凭几句顺口溜是痴心妄想。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