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npcbl > 年代文位面16(第2页)

年代文位面16(第2页)

“李姐,”她状似随意地问道,“您知道大碗茶在哪卖吗?就是那种。。。集体办的茶摊。”

李管家略感意外,随即笑道,“前门楼子底下就有啊,这两年返城青年多,街道办安排了不少这样的摊点。”她指了指正阳门方向,“说不准开春那排铁皮棚子就要拆了,不过年前应当还在。您也看了报纸上那些待业青年的报道?都是些不容易的孩子。。。。。。”

莉莉目光却顺着她指的方向飘远。原著里那个叫连莲的姑娘,就是在正阳门下的茶摊工作。如果按照剧情发展,除夕那天。。。。。。

寒风卷着细雪掠过前门大街的石板路,莉莉将羊绒围巾往上提了提。这条百年老街在冬日里显得格外萧索,灰扑扑的建筑沉默地立在两旁。

“苏小姐,前面就是正阳门了。”李管家指了指不远处巍峨的城楼,“您要找的大碗茶摊,应该就在箭楼底下。”

莉莉点点头,脑海中浮现出原著中的描写。她特意来踩点,就是想确认剧情是否还在按原著发展,毕竟《春风渡》已经。。。。。。

如果连莲还在茶摊,就意味着原著主线仍有继续的可能——包括林念舒和陈默的单方面相遇。

虽然林念舒已经觉醒,就算陈默的剧情照旧,她也不确定林念舒是否会出现,但总要试一试。

“李姐,您知道这附近有哪些军区大院吗?”莉莉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李管家思索道:“西城有空军大院,海淀那边有总参大院。。。不过最气派的要数景山后街的军委大院。”她压低声音,“听说那里住的都是。。。”

莉莉皱眉,军区大院太多,又戒备森严,看来还是得等除夕那天。

转过街角,三五个墨绿色铁皮棚突兀地闯入视线,棚顶积了一层薄薄的雪,棚前的雪则被行人踩成了黑褐色的冰壳。

几个穿着臃肿棉袄的青年正在收拾茶具,其中那个扎麻花辫的漂亮姑娘格外显眼——她皮肤白皙,杏眼樱唇,正往炉子上放烧水壶,冻得通红的手指微微发抖。她身后贴着褪色的红纸,写着“为人民服务”。

莉莉放缓脚步,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几个流里流气的路人经过时,目光像黏腻的蛛网般缠在姑娘身上。

而在茶摊工作的青年,不管男女都有意无意地孤立她。他们有意无意避开,或投以轻蔑的眼神。一个戴眼镜的男青年甚至故意撞了她一下,让她手上的茶壶险些脱手。

这与原著中连莲备受排挤的描写完全吻合。如果连莲的剧情线已经展开,那么除夕夜的关键相遇也可能如期上演,她可以尝试守株待兔。

莉莉走近时,连莲正在低头擦拭着桌面,棉袄肘部露有磨出的棉絮,她发梢的冰碴随着动作簌簌掉落。

“两分钱一碗。”

硬币落入铁皮钱箱的脆响中,莉莉捧着烫手的茶碗暖手。廉价茶渣的苦涩混着蒸腾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她状似不经意地环顾四周:斜对角的国营饭店、刷着“安全生产”标语的工地、巷口那棵光秃秃的老树。原著中,陈默正是从那个方向拎着铝制饭盒出现的。

“你们每天都出摊吗?”莉莉闲聊般问道,余光瞥见几个青年正朝这边挤眉弄眼。

连莲往铁皮炉里添了块蜂窝煤,火星溅在她打了补丁的裤腿上:“除非刮白毛风。”连莲说话时呵出的白气与水雾交融,“等开了春便好了。。。。。。”

“这条件确实有些艰苦。”

简短的交流结束在李管家递来刚买的糖葫芦中,晶莹的糖衣在阳光下闪着琥珀色的光。莉莉注意到连莲眼中一闪而过的渴望,突然拨下一颗山楂塞进嘴里,将剩下的塞到她手中。

“天冷,补充点糖分。”她不容拒绝地说完便转身离开。

咬开嘴里的山楂,酸甜滋味在舌尖炸开,冰糖在齿间碎裂的脆响中,莉莉在心里默默道歉——在利用完这个可怜姑娘之前,她暂时不能改变对方的处境。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转眼已是农历除夕。莉莉望着日历上“1980年2月15日”的日期微微出神——按农历算,今天仍是一九七九年的最后一天。

窗外,勤杂工正踩着梯子贴窗花。李管家捧着刚煮好的饺子来敲门,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笑容。“苏小姐若是不嫌弃,晚上来东厢房一起吃年夜饭吧?”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