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已经夸他一路了,这还不够,非得陆柳夸夸,他才收敛了些许。看他眼神,分明是想等着黎峰回家,也把他夸一顿。
这爱听夸夸的性子,跟黎峰一样一样的。
午休时,小麦跟陆柳咬耳朵,说:“爹爹,我就不这样,我像你一样嘴甜。”
哎呀!陆柳立时夸他会说话。
“爹爹每天听你夸,笑得眼睛都成缝了!”
小麦便追着他继续夸,“爹爹的眼睛大,笑成缝还能装下我们一家,让我看看,你眼睛里都有谁?”
他说着,就往上蹭,盯着陆柳的眼睛看,发出惊叹。
“哇,爹爹的眼睛里只有我!”
陆柳现在只看着他,当然只有他啦。
“真是爹爹的甜心好宝宝!”
小麦满足的闭上了眼睛。
午睡只两刻钟,下午又上学,这次只有陈酒去送。他送完孩子,就去书斋玩,下午再把孩子们一起接回来。
他跟陆林玩得好,陆林在书斋当掌柜的,他就常去书斋坐坐。今年有乡试,中秋这阵,附近的生意都冷清,陆林闲得很,他几乎天天去。平常忙了,就没这么频繁。
姚夫郎带着绣萝,到陆柳这儿做针线。
陈桂枝把孩子抱出来,跟他们坐一堆。
下午这阵子清闲,陆柳去把爹爹也叫来玩。
顺哥儿的孩子取了小名,叫“小海”。说是孩子随他姓,小名就随海有田。
陆林的孩子要小半岁,他去书斋,没法带着,是让王丰年帮忙照看,取名念乡。小名叫念念。
陆柳说:“等他们大了,也送去学堂,家里就清闲了。”
日子真是好了,供读书生都不讲究个数了,到了岁数就送去读书。
有人帮着看孩子,陈桂枝手上能空闲一阵。
她也识得一些字了,跟陆柳一样,拿本书给小海念书听,趁着孩子小,多骗骗他。
王丰年听了几年了,都会背了,逗着念念和小海,时不时接上一句。姚夫郎听着,跟陆柳搭话:“我还没叔叔婶子识字多。”
陆柳让他也念书,姚夫郎不想念。他识字的数量够用就行了,又不去考状元。
时隔数年,陆柳再听“考状元”,还是会露出莫名的笑意。
人聚在一起,时辰过得快。
晚上自家弄饭,他去灶屋收拾,姚夫郎也回家了。
天色麻麻黑的时辰,陆柳就在门口张望。
陈酒先带着孩子们回来了,陆柳给足情绪价值。
先招呼小麦,“哎呀,我家大才子回来啦!”
再招呼壮壮,“哎呀,我家小才子回来啦!”
过会儿,顺哥儿到家。
陆柳招呼道:“哎呀,我家大掌柜的回来啦!”
等着黎峰和海有田回来,他又是:“哇,我们家大老板回来啦!”
海有田可不敢跟黎峰抢“大老板”的称呼,但陆柳有别的话招呼黎峰,“哇,我们家顶梁柱回来啦!”
这一串串的,谁听见了不笑两声?笑完了就没了。
反正从山寨到府城,也就一个陆柳这样招呼人。
巷子外还有大强跟王猛拌嘴的声音,他们抓住了路过的张铁,让他评评理。可怜张铁嘴笨,根本评不出来理,只好说:“我夫郎叫我回家吃饭了。”
姚夫郎和陈酒都没叫男人吃饭。大强和王猛一败涂地,休战不吵了。
各回各家。晚上吃饭热闹,一人说一句话,都叽叽呱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