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汉圣宗圣皇帝刘盈,这里的刘邦打天下的过程多了些波折,总体却差不离。
毕竟刘邦还是刘邦,项羽还是项羽,楚汉之争还是那个楚汉之争,天下庶民和有德之士仍旧期盼乱世的结束。
没有刘盈在这段历史中鬼鬼祟祟探头探脑,历史大势也不会改变。
改变的只是单个人物的未来。
比如韩信、刘肥和刘盈的未来。
这里的韩信是个军事天才,政治小白。
这里的刘肥一直留守后方,替刘邦照顾弟弟妹妹。
这里的刘盈自懂事起就已经来到乱世,不见父母。待他终于见到父母时,他还不知道小家是什么,就已经进入了天家倾轧。
在未来,淮阴侯将被杀,刘肥将抑郁而终,而刘盈……嗯,他好色而亡。
正为这个世界“自己”的未来心情沉重的韩信和刘肥,在听到这里刘盈的死法时,挂着沉重表情的脸皮一抖。
刘盈双手枕在脑后吹口哨。
刘肥不敢置信道:“盈儿,你在逗我们吧?”
刘盈坏笑道:“我可没有。其实刘肥你也可能不是抑郁而终,而是好色而亡。你光是儿子都有十个!”
刘肥捂住耳朵:“我没有!”
韩信给了刘肥一个促狭的笑容。
好色这方面,肥儿和义父确实是亲父子。
刘盈见不得沉重的气氛,再接再厉。
“汉高祖和吕后都看错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那骨子里的凉薄和现实,确实是他们的儿子,是合格的皇帝。”
戚夫人很可怜?被吓得病了一场后,痊愈的汉惠帝继续每日沉迷狩猎;
阿父让保护弟弟?没问题,同吃同住,反正对自己没有威胁。弟弟死了,汉惠帝大赦天下,继续孝顺母亲;
刘肥差点被毒死?汉惠帝就算之前不知道,看刘肥尊妹妹为母时也该知道了,但他什么都不做,默许齐王被压制。
在汉惠帝亲政后,文化上从尊黄老逐渐向儒学转变,废除《挟书律》;经济上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为刺激人口增长,加重未婚女子全家赋税;政治上安抚勋贵和宗室,在他执政期间,宗室和勋贵相安无事。
吕后最重视的吕家外戚,在刘盈当皇帝时,一点风浪都翻不起来。
汉惠帝追赠吕泽谥号“令武”,吕台继承吕泽侯爵,抬高吕泽一脉的待遇。
与此相对,汉惠帝对另一个舅父吕释之十分冷淡。吕释之死后,汉惠帝很快夺了吕释之之子吕则的爵位。
在西汉一朝,彻侯的继承人若爵位因罪被夺,皇帝一般都会另择他人袭爵。如周亚夫的兄长因罪被夺爵,周亚夫便继承了周勃的彻侯爵位。
如果皇帝够宽厚,在彻侯已无嗣子时,甚至可以让其母、其妻或者其他旁系袭爵。
吕释之不仅是汉惠帝舅父,还持剑逼迫张良出谋划策,对汉惠帝继位有功。汉惠帝却在夺了吕则爵位后,终其一生,未让吕释之其他儿子袭爵。
吕释之的爵位,在汉惠帝朝时就这么断了。
直到吕后执政,吕后才重新为吕释之的儿子封爵。
“从吕释之一脉的爵位,就可知汉惠帝亲政后,吕后便不再干涉汉惠帝。”刘盈分析道,“这里的吕后可不比我的阿母,她哪怕被吕释之和父母抛弃,也未曾憎恨家人,反倒是更渴盼吕家的认可。不过阿母还是阿母,只要‘刘盈’活着,‘刘盈’就比吕氏全族加起来都重要。”
汉文帝继位,皇家一脉改了世系,自然要淡化汉惠帝的存在感,浓墨重彩地描写吕后的“恶”。
只是太史公司马迁即使有再多的个人感情,身为史官,他却是绝对的合格。
他为吕后做本纪,将汉惠帝的执政过往揉碎了塞进其他人的传记,以贬义的笔法为掩饰,悄悄记下了这对天家母子的脉脉温情。
刘盈放下枕在脑后的手,眼中的笑意淡去,冷静理智的模样,让韩信和刘肥一瞬间想到了头戴冠冕的刘邦。
刘邦在重要的朝议上,大抵就是这副模样。
“只要汉惠帝仍旧早逝,吕后死之前若不能培养出能压制住勋贵宗室的新皇帝,那汉惠帝一脉的结局便不会有多大改变。”刘盈冷漠道,“汉惠帝死后,汉文帝继位,大汉将迎来三代明君,直至盛世。你我都不能因一己之私改变大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