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笔趣阁 > 第224章 假如盈崽穿刘盈一番外(第1页)

第224章 假如盈崽穿刘盈一番外(第1页)

(无责任番外,非正文世界发生的剧情。此番外刘盈穿越时间是在刘邦刚登基不久。)

公元前201年,刘邦称帝第二年,一力士可擒之的兵仙韩信,就被一力士拎进了大汉暂时的国都洛阳。

刘邦正准备往关中搬迁,长安城还在修,栎阳城的宫殿已经修缮完毕。刘邦马上要先搬到栎阳城的宫殿过渡,等修好长安城后再搬家。已经被赦免罪过,被封为淮阴侯的韩信,也要跟着刘邦去关中定居。

韩信心里十分苦闷。他日日后悔怎么没真的反了刘邦,逢人就抱怨怎么没真的反了刘邦。

刘邦心里也很苦闷。他抓住韩信后细细查了韩信当楚王之后的事,发现韩信真的无罪,没有做任何谋反的准备。可韩信这张嘴啊,每天都在喊要谋反,逢人就喊要谋反。

刘邦把整理兵法的工作交给韩信,希望韩信多做事,少说话。或许过个几年,韩信冷成熟一点,能意识到他现在的处境,管住他那张嘴。

史书记载,“(高祖)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楚王韩信显然是不可能隔着大老远为汉高祖刘邦申军法,申军法这事就是韩信当淮阴侯时的工作。

韩信满口抱怨,但还是接了刘邦安排的工作,一边抱怨一边认真干活,军法修订得又快又好。

除了韩信,其他异姓王也让刘邦分外警惕。

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有异姓王居心叵测,刘邦的情绪随时处于高压状态。这时刚刚十周岁的太子刘盈呈上来的作业,居然是别人代笔,刘邦的脾气瞬间炸了。

若不是刘盈年少且瘦弱,刘邦真想把竹简狠狠砸刘盈脑袋上。

刘邦起兵的时候,刘盈才两岁。

刘盈自丰邑入汉中,刘邦从汉王到皇帝。刘盈从两岁长到九岁,父子二人相处的时间几乎为零。刘邦一直没有机会亲自教导儿子。

虽然汉中有萧何,刘邦也给刘盈安排了启蒙的老师,但萧何十分忙碌,每日能关心一下刘盈便没了余力,父母等亲缘长辈皆不在身边,刘盈几乎是长兄刘肥这个半大的少年郎照顾带大。

将刘盈带得友悌仁善,刘肥已经竭尽全力。教导刘盈学问之事,刘肥自己尚且不擅长,更别提监督刘盈。

刘邦当皇帝后才接手刘盈的教育。他得知刘盈已经九岁,竟能写的字不足百个,满心的无力。

刘邦逼着刘盈每日练字抄书,寻了许多有才之士教导刘盈。可他手把手教导了刘盈一年,刘盈已经十周岁了,仍旧一手缺胳膊少腿的狗爬字,一篇完整的文章也不会背,刘邦教儿子教得青筋爆绽。

刘邦只能不断安慰自己,刘盈年纪小,之前他忽视了对刘盈的教育,只要刘盈学习态度认真,勤能补拙,总能学会。

刘盈呈上来的明显是别人代笔的功课,让刘邦积压的对刘盈的失望爆发。刘盈学习天赋不好刘邦能忍,但学习态度不好,刘邦可忍不了。

因为字太丑,每次呈上功课都会挨骂,刘盈愈发惧怕自己写功课。他天真地以为只要功课内容是自己做的,只是让人抄写一遍,父亲看到字迹更漂亮的功课,会少骂他几句。

没想到,刘邦对他更加失望。

刘邦破口大骂。若不是担心伤到刘盈,他真想把刘盈吊起来鞭打。

刘盈跪伏在地上,一边痛哭一边瑟瑟发抖。

有宫人去悄悄离开,去寻皇后来救太子。

刘邦骂得越发难听,甚至说出了想要换太子这样的诛心之语。

年少的刘盈又恐惧又难过。他的身体本就不强壮,情绪一激动,再加上跪伏久了,他眼前一黑,身体往旁边偏倒。

刘邦见刘盈被自己骂晕了,吓得从榻上跳下来,一边大喊御医,一边把儿子抱起来往外跑。

吕雉得知儿子晕倒,也差点晕倒。

刘邦坐在床榻边,一边看着闭目昏迷的儿子,一边听着跪在地上,将过错揽在自己身上的吕雉的哭诉,更加心烦。

“皇后,朕能容忍刘盈学得慢,但朕不能容忍他敷衍惫懒。”刘邦眉头紧皱,“打天下不易,坐天下更不易。你应该明白。”

吕雉只哽咽,不敢回答。

她明白刘邦现在说这话,不会想听她的回答。

刘邦让吕雉起身。

夫妻二人坐在床榻边,沉默地看着双眼紧闭的刘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