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高门寒婿的科举路by三六九龄 > 200210(第16页)

200210(第16页)

其实,当地并非没有米面,而是粮食都囤积在商人手里,他们明知百姓需要买粮度日,却一粒米一斤面都不往外卖。

一直等到全城的百姓家中米面吃得精光,都在四处找地方采买时,他们才以头一天翻五倍,第二天翻十倍的价格开仓售卖……

济南府一片哀嚎之声。

粮价飞涨的事情很快波及到了京城,虽不如济南府那么夸张,但米面涨价三倍已不是市井小民之家能承受得起的了。

京兆府温至和京兆少尹林瑄惶惶不可终日,若不能平稳京城的粮价,他俩就等着被皇帝将罪罢官吧。

林瑄来找沈持大吐苦水:“真不该放齐双出京的,或者说我当初就不该把他从京兆府的大牢里放出来,这个奸商。”

沈持说道:“你现在说这些话已经没用了,想别的办法吧。”

“我这不是没办法才来找你的嘛,归玉兄,”林瑄丧气地说道:“总不能抢了齐双的粮仓吧。”

第205章

“抢”字一出口,二人都微愣。

沈持:“……”

他心道:抢是不能明抢。

即便齐双奸猾不仁,他们也不能直接下手抢了他囤积的粮食,试想,要是京兆府开了这个先例,传出去后外地府衙纷纷效仿之,动辄抢治下商行的货物,而商人爱财如命,岂能任人鱼肉,必激起他们联手反抗,迟早会引发混战酿成大祸……

但可以动些手段——暗抢。

正好董寻来了,沈持给他挪了个椅子:“青溪,坐。”

林瑄又眼巴巴地看着董寻:“董大人,京城粮价飞涨……”

董寻看看他又看了眼沈持,最后端起茶盏饮了口热茶:“沈大人,林大人,加上在下,三个状元郎,朝廷重臣,岂能被这点儿事给难住……”

沈持:“好好说话。”

“对,”林瑄皱眉道:“青溪你好好说话。”

董寻瞧了瞧沈持说道:“齐双虽去了光州府,可与齐家交好的权贵们都在京城,若他们出面,必能说动齐家把粮食拿出来……”

“说动”、“拿”字真是用得好,把“抢”说得多文雅,其实就是想让杜权贵出面逼齐家交出所囤粮食的意思。都是从别人手里夺东西,跟抢有什么区别。

听他说道这里,沈持和林瑄对视一眼,几乎同时说道:“这不难,齐家与京兆杜家勾连很深……”

齐双之前不是亲口说过,他曾为京兆杜家打理田产。

林瑄如醍醐灌顶地道:“对呀,此人与杜家来往亲密,那当年他逼死万姓商人的事,杜家有没有插手?”

又压低声音说道:“庄王府是否干净?”

沈持理了理官袍的袖口:“先去趟大理寺查查当年的案卷吧。”

“归玉兄,”林瑄追出来:“我跟你一块儿去。”

“先去市面上转转,”沈持说道:“等晚些时候再去。”

这样不容易引人耳目。

随后他先打发人去给在大理寺任职的孟度送信,说他晚点儿过去。

他们从户部衙门出来,一边谈论家常一边走到街肆上,沈持留心看着,路上的行人都紧锁着眉头,与往日的悠然比起来,多了几分不安与焦躁。

林瑄与他侧目眼神交流:百姓们有些慌啊。

从街头走到街尾,没看见一家米面铺子开门的,全都不做生意,来往的百姓望着紧闭的大门,有叹息的有失声痛哭的,有情绪不稳蹲在地上捶地的……

沈持拉住林瑄不让他上前:“走吧,找个茶馆喝杯茶去吧。”

他们穿着官服比较醒目,万一有人过激朝他们发泄情绪怎么办。还是避开的好。

二人沿街走着,遇到茶馆钻进去要了壶菊花茶,一盘点心,坐到天将将黑下来时,起身去大理寺。

二人到大理寺的时候已经黄昏末,孟度点着风灯在等他们,他这两年受到大理寺卿柳正的赏识,升了官,正仕途得意。

“哟,两位贵客来了?”

“夫子,”沈持笑着说道:“大约九年前,贞丰十六年,京城商人齐双与湖州万姓商人争抢生意,后来听说万姓商人被逼死了……此案当年是大理寺经手的,我和林大人想看看案卷。”

孟度:“竟有这等事情?”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