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啊?这里是规则怪谈?百度 > 第101章 采石(第2页)

第101章 采石(第2页)

“这个山谷的地底下大概有某种矿盐。”

徐佑也咦了声,“估计是深层水的盐分被这些花花草草带上来了。所以这里几乎不怎么长草,倒是苔藓还能长点。”

但这也无法解释那些规整的环状泥沙是怎么来的,徐佑也摸了把澄黄的泥沙想尝尝,结果一伸手,整个人就触电般往回一缩。大拇指上居然钳着个奄奄一息的寄居蟹,一下把他指肚上钳出血来。

这厮皮糙肉厚不怕痛,但反手捏住那只小小的寄居蟹后就瞪起了眼。

我们三人看看那小蟹,都有点匪夷所思。

这玩意儿不该出现在山里吧,周围一个水洼都没有。

眼看那小蟹翻着发黑的肚皮,已经隐约有要霉变的迹象,徐佑拿手去摸它的眼睛也没见躲。怎么看都像是快干死了。

我总算慢半拍起了狐疑,直勾勾盯着拼命往前带路的山民的后背,轻声道:

“地下通着海水?”

这话说得很轻,我怀疑身边人都没有听到,但此时的“我”胸中确实涌起了一种隐秘的喜悦和得意。

此时必须提一句场外话,台仔没有留神,但我却移动了一下视角,在台仔忽略掉的余光中注意到:还是小孩的张添一陷入了一丝困惑的窘境,并且很快给了徐佑一个示意的眼神。

讲到这里,我暂停下来,问他们当时在搞什么眉眼官司。

徐佑的回答简直让人啼笑皆非。他说张添一那天晚上提早跟他要了山里的地形图,让伙计先去暗中走了一圈探了路。

然后第二天,实际上两人多半是在装傻,借用已知的信息帮助张添一冒充先知。台仔对于这个“隐藏极深”的同类大为惊异,纠结了一阵子后还是被默契的两人一唱一和,点头同意了张添一的合作要求。

但在当天进山时,徐佑特意没有带上其他伙计,为他们转移视线争取去搜山救人的时间,刚进山就结结实实吃了一惊。

因为那些环形泥沙,在伙计们摸黑进山探底的时候是没有的。

要说这是夜间有什么障眼法,或是一夜之间凭空多出来的,说出来怕是台仔这种神经病都不会相信。

看山民们却是习以为常,没有对这些异状有任何反应,只是对三人坚持要孤身进山的要求极为不满和厌烦。

但回到那个时刻,不知道环形泥沙是突兀出现的“我”,正沉浸在某种“动了脑子”、“抢先意外发现什么”的欣喜之中。

我也不管前面的山民步子越来越快,越来越不耐烦,就对着徐佑和张添一旁若无人道:“我知道了,这地下有暗道是通往外海或者某个咸水湖的。这里的土这么咸,一定是被海水泡过。”

张添一看看我,默然道:“这里是内陆。”

我没听懂他在说我文盲,完全在自己的逻辑里,有些神经兮兮地咧嘴笑了一下。

“只是,这么多反吐的泥沙和盐圈,那地下岂不是有很多孔洞和水道。”我的话还挺多的,“山里就放着这些密集的水道不管,不怕哪天大面积塌方了吗?采石场为什么要建立在这后面?”

前方一个五大三粗的山民脚步一顿,慢慢阴沉地转过来看我。眼神是幽幽的。

“大师,那您说……这些盐圈能干什么用?”

如果是我本人在此,应该会察觉到这句话已经是攻击的前兆了。但“我”的脑回路不太一样,有些诧异道,我怎么知道,又低头仔细想了想,面上一喜:

“盐这么多,适合保养尸体啊!”

“如果往下打的水道够直够深,完全可以把没用完的人从头到脚竖着放下去湃起来,也不用担心坏得很快。”

我还来了灵感,就举了个例子,说竖棺葬人古来有之,所谓蜻蜓点水穴可是阴宅福地。而且,巧了,竖穴葬的往往是木棺或者铜棺,棺木多为箱形,坑口则为斗状。外沿一圈,看起来还就是个环形。

虽然铜棺对矿物的需求量有点大,但这儿不是刚好有个采石场吗?铜矿也不是什么稀罕的附属矿,多少能凑够吧?

话没说完,耳边风声呼啸。

“——大师,你知道太多了。”

那山民不知道何时已经逼到身前,手里开路割草的镰刀直接劈到了我的脸上。

结结实实的一下,鲜血直接伴随人体的高压飚起三四米高。

撕裂的巨痛中,那山民的镰刀卡在我的脸上,愣住看我,忽然惊恐地大叫一声,就想往外拔。

我伸手死死抓住他的胳膊,脸上被劈开的一层又一层蜕皮一样的东西跌落下来,鲜血、疼痛、曝光在晴天之中的不适应和强烈不安,让我第一次发出了有些怨毒的声音。

“你起码弄坏了我四件衣服。”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