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立刻回答,只沉默望着那滩血。
那不是假的。
那剑,也不是刺偏了。
可现在——
我轻声道:“他若真能在气竭之下还逃出生天,那今日……只是逼出他的一张牌。”
陆青沉声道:“不除此人,东都无宁日。”
我点头,低头捡起锦盒,指腹摩挲着那道微微凹陷的刃痕,缓缓闭眼。
“此局暂成,可人未除。我们只能——”
“从长计议。”
夜色如幕,灯火未明。
而那摊血之下,仿佛藏着的是一个未竟的杀局,以及更深的迷雾。
夜已深,浮影斋后堂的灯火昏暗,一盏青瓷灯静静燃着,油焰轻颤,映出墙上一道模糊的影子。
我独坐在屋中,未着外袍,茶未温,窗未关,整个人如失了魂。
指节微颤,掌心尚残着那一剑穿透flesh与命门时的余震。
我的手……还在抖。
案前那只盏,参半苦茶,参半血味。手指紧握,却无论如何都止不住颤抖。
那一剑,我是如何藏身于封猛锤后的墙影,又是如何借风声与瓦破之机,跃出身形,趁秦淮旧力已竭、新力未生,一剑封喉——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可他还是走了。
不,准确地说,是我杀不了他。
不论是心软,还是命数。
我抬头,望向那扇未掩的窗,风吹动竹帘,带起几缕纸屑般的寂寥。
我到底……错在了哪?
我不是第一次杀人。
但这一次不同。
我精心布局、百般算计,挑起夜巡司与秦淮的矛盾,又拉拢陆青、柳夭夭与影杀,甚至以一份伪密函引他入局——
可到最后,我却像一个在泥沼中挣扎太久的人,终于爬上岸,却抬头发现自己站在了另一处更深的淤泥前。
江湖的规矩,是生是死,看的是心狠手辣。
可我是个大夫啊。
归雁镇时,我救过乞儿、官兵、甚至救过来刺杀我的人。
可现在呢?我以一大锤为幌,以街头杀局收网,只为逼他信我、走我设好的路,然后一剑封喉。
“我到底,会走向哪里?”我喃喃自语,声音低得仿佛一丝灰尘。
忽听门外脚步轻响,推门入内的,是林婉。
她未着华服,只着一袭青布常裙,手中捧着一盏参茶,轻声道:
“君郎,夜深了,该歇歇了。”
我望着她,眼中莫名有些湿意,却笑不出。
林婉放下茶盏,看了我片刻,没有问,也没有多话,只是轻轻坐在我身边。
她伸出手,触到我还在颤抖的掌指,眉头一皱,却并未急着责备,而是轻柔地包住了它,像小时候替人暖伤那般,一点点揉、捂、安抚。
我低声道:“我算计了一切,唯独没算到……秦淮能在那种局势下脱身。”
林婉:“他老谋深算,一生都在破局中生存。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摇头,苦笑:“可婉儿……我今日在街心那一剑,虽有大义为名,却终究是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