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鹿子草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247章 番外二(第3页)

第247章 番外二(第3页)

里面是十六张大团结,160块钱!

吴玉琢搂着大姨的胳膊道谢:“大姨,你给的也太多啦!”

去年大姨家的晓婷姐考上大学,她妈妈私下给晓婷姐一百块钱。

这种走礼通常是几毛几块钱意思一下,十块二十块就算多的了。

没想到大姨比她妈妈还大方,一出手就给了160块!

叶满金在侄女的小脸蛋上摸了摸,“多给你点钱,你买那种进口的雪花膏抹一抹,瞧你这两年晒的!都快成黑煤球了!”

她以前是当演员的,特别注意外在形象,即使已经远离了舞台,也改不了这习惯。

之后是二姨、四舅、五舅等亲戚陆续上门,除了五舅给她200块,让她买点漂亮衣服穿,其他亲戚的红包都是五块十块的。

叶满枝记起自己结婚之前,常月娥拿了一个笔记本,交她记住亲戚们人情往来,便于以后有事回礼。

于是,她也拿出一个本子,教有言自己记账。

“谁给了多少,你自己记清楚,以后需要走礼的时候,你心里也有个数。”

吴玉琢惊讶地问:“这些钱还需要我还呀?我还没成家呢,我姥姥说,这些人情分往,应该你跟我爸负责回礼。”

叶满枝:“……”

在金钱往来上,她家黑妞是比较精明的。

“哎呀,反正你就自己记下吧,心里有个谱儿!”

吴玉琢早就记住了,目前她收到的最大一笔红包是姥姥姥爷给的,五百块!

她跟晓婷姐都考上了大学,按照姥爷所说,所有考上大学的孙辈都有500块红包。

他当了一辈子工人,只存下来这点家底,就看哪个孙子孙女争气,能把他的家底掏空了。

另外,农村老家的金甜甜老同志也给了她一个红包,10块,数额不算大,却是老太太好不容易攒下来的棺材本。

农村种地都是分口粮、记工分的,忙忙碌碌一整年,全家也攒不下几个钱,所以这十块钱就显得弥足珍贵。

吴玉琢将10块钱放进那个红纸做成的信封里,藏进了她放存折的小匣子。

她将每一份红包都记清楚了,几块几百的加到一起,她总共拿到了1005块。

“爸爸妈妈,我好像发财了!”

她在部队只是普通战士,还没提干,所以服役两年每月只有七块钱的津贴。

这一千块的礼金,她得在大桥上守十年才能赚回来!

吴峥嵘对她的收入比较淡定,点评了一句“知识改变命运”就完了。

但叶满枝很捧场,张罗着让闺女赶紧将钱存到银行去,定期储蓄的利率很高,只靠利息就能满足她的温饱了。

母女俩商量着去银行存钱的时候,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来到大门口,喊道:“吴玉琢同志在吗?”

“在呢!”

吴玉琢赶紧跑出门。

“有你的汇款单,你签收一下!”

“谁给我的汇款啊?”

老李瞅了一眼说:“吴淮年,应该是你家亲戚吧?”

吴玉琢心说,这何止是亲戚,这是我亲爷爷呀!

她看清汇款金额以后,眼睛立马直了,神思恍惚地签了字,拿着汇款单进屋。

然后,用一种梦幻的,近乎吟唱的语调说:“爸,我爷爷,吴淮年老同志,给我汇款了,你猜多少?”

“1000块?”

吴峥嵘给亲爹打电话报喜的时候,特意强调有言考了全军第一,而且有言考进导弹工程系的消息,也没瞒着他。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