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不知他几时离京,爷爷他老人家并不想在京城与他碰面,而是徐州。。。。。。”南宫无痕一脸无奈。
“天和大圣贤,信徒遍天下,如今却要带着整个南宫家回避一个后生晚辈!”
“不过,他老人家也发现了,梁萧发明的白糖更有助于他悬壶济世,可惜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南宫琉璃听着二哥倾诉,若有所思。
天和起义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大圣贤四处造势,了解民情,布下大局。
她的爷爷为保万全,需要等梁萧离京之后,再入京面圣,求一道足够确保众人安全的圣旨,再去徐州。
以大圣贤的影响力,本不需要如此繁琐,只因为对方已是绝世武君,天策上将!
给自己七年时间,十九岁时能有他那般成就么?
她必须证明未来的自己比那个人更厉害!
即使她的心智远比许多成人更加成熟理性,此刻也不禁起了好胜之心。
半日之间,天策府报纸才刚印制完毕,便源源不绝向外传播。
为了这两期报纸,梁萧让工人们提前养精蓄锐,只为这几天不间断赶工,并予以重赏。
光是泥活字都损坏了一大半。
但梁萧的目的已经完成。
不过两天时间,京城内外士族发现自己受到司马家蛊惑,险些铸成大错,无不惊怒交加。
可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众多士族终究还是选择忍气吞声。
司马家也不得不派人赶往各家解释,只说是自家奴仆护主心切,信口胡说。
但解释的效率远不及第二期报纸的传播。
随着梁萧在交流会上义正词严地驳斥门阀子弟,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有《满江红》惊艳当世,越来越多的士族开始犹豫了。
尤其是那些即将面临家道中落的士族,他们很可能沦为寒门,此刻也在考虑是否向梁萧投诚。
若非故土难离,京城不少士族恨不得赶紧投奔天策府,寻求庇护。
门阀固然势大,但单拎一个重臣出来的话,无人能比梁萧更有实权。
徐州光是明面上的兵力就不止十万,哪怕徐州曾经是朝廷打算随时舍弃的地盘,军力可是实实在在的。
报纸仍在发力,梁萧则在天策府内与靖云生议事。
“建议主公向武帝提议,等主公离京之后,这里的天策府由武帝暂时接管。往后除非有绝对的把握掌控京师,否则万万不能亲自进京。若有朝廷征兆,只需要安排臣等代劳即可。”
“人才任用,非一朝一夕之事,武帝急切间也不可能完全掌控六部,期间门阀若是抓住机会,势必死灰复燃。因此,回到徐州之后,可时常派人以奇珍异宝取悦武帝,以示忠诚。京城之事,可以交给骠骑将军安排。”
“若无意外,京城周边应该会有不少贫苦百姓请求随行渡江,主公可以考虑接收。而先前主公用于对付司马家囤粮的妙计,等渡江之后可以借由报纸迅速扩散消息,解决入秋之前的粮食问题。”
“此后,徐州军队务必严防天和教借助流民渗透徐州,这是一股神秘势力,很可能成为乱世之始,不得不防,至少徐州不容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