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报》刊登的东西挺杂的,最近还一直转载从俄国翻译过来的文章,宣传马克思的思想,现在有相关小说,他们应该不介意刊登一下?
桑景云一边琢磨,一边写了一千字,就在这时,她听到了桑钱氏的呼喊。
下了楼,她才知道是谭峥泓来了。
谭峥泓一看到桑景云,就道:“桑小姐,我娘到上海了,她想请你明日到我家吃饭,你有空吗?”
桑景云早几天就知道谭峥泓的母亲要来上海的事情,自然不会不同意:“有空。”
第154章剧情和馥郁堂
谭峥泓见桑景云答应明天去自己家做客,喜出望外,又开始念叨今天发生的种种事情:“桑小姐,今儿个早上,我本是想来找你的,结果刚起床,我爹就接到电话,说是我娘乘坐的船到码头这边了,于是我就匆匆赶过去……”
他说着说着,还把自己母亲在今天之前,不知道云景是女子的事情说了:“桑小姐你是不知道,我娘说她看了你的书以后,就想着自己要不是年纪大了,要不是已经结婚,肯定会去追求你。”
桑景云听得哭笑不得,却也觉得谭峥泓的母亲,是个挺有意思的人。
谭峥泓跟桑景云说了一小时的话,主要在说自己的母亲,还把自己父母的认识过程给说了,说谭大盛当初,花了许多心思,才追求到乔平安。
桑景云听完有些感慨。
谭峥泓的家庭环境真的挺好的,他父母什么都跟他说。
谭峥泓的母亲还在家里等着,所以他没在桑家吃晚饭,匆匆离开。
桑钱氏听到了一些谭峥泓说的话,在谭峥泓离开后,就有些焦虑地对桑景云道:“阿云,明儿个要去见小谭的母亲,我们是不是应该准备一些礼物?还有你明日的穿着打扮……也不知道小谭的母亲喜欢怎么样的。”
桑景云道:“奶奶,就是普通吃顿饭,不用太在意。”
她是云景,只要谭峥泓的母亲脑子没问题,就不会对她挑三拣四。
而谭峥泓的母亲,显然是个聪明人。
桑景云回到楼上,继续写自己的《梦游莫斯科》。
把这当小说来写之后,她写得那可就太痛快了!
这时的人,消息是非常闭塞的,而且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
这也就让一个普通的上海人,不能理解东北的冬天,为什么会没有新鲜的青菜吃。
可以说,现在上海绝大多数人,都对东北的风土人情一无所知。
但桑景云了解东北。
她在东北住过一段时间,她甚至对莫斯科,都有一定了解。
她曾跟朋友一起去莫斯科旅游,不仅住了古堡,还玩了射击。
仅凭这些经历,让她深入去分析俄罗斯的文化是不能的,但拿来写个小说足够。
桑景云这篇小说的主角,是东北的一个普通农民,他过着跟这时绝大多数农民一样的,艰苦的生活。
眼瞅着天要冷起来,他努力攒柴火和粮食,又将白菜存到地窖里,同时跟自己的妻子,算计着粮食要怎么吃……
山上有很多树,但不是想砍就能砍的,毕竟那些树有主。
所以,他辛苦一天砍的树,大部分都要给地主,自己能拥有的,只有一小部分。
天已经很冷,幸好做晚饭的时候,把炕烧热了,他迷迷糊糊睡去,然后发现自己依附在一个俄国人身上,成了一个背后灵。
他一开始很恐惧,但他回不去,就只能飘在那个年轻的俄国工人身后,跟着这个工人去游行……
桑景云从三月革命开始写。
这书的主角一开始听不懂俄语,就只是摄像头一般,记录了三月革命的情况。
之后,他慢慢能听懂俄语了,然后就会看到后续的革命,看到无产阶级,终于站起来了!
至于再往后……桑景云对苏联的种种,是不了解的,所以她肯定写不了未来苏联的情况。
桑景云打算按照自己国家的情况来写。
她要写土豪被打倒,她要写农村按照人头分地。
她要写工厂收归国有,每个工人都是工厂的主人。
她要写每个人都能受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