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啊,你们不知道吗?有人开了怪谈bking的个人论坛,名字叫怪谈研究会。]
创建网站的人叫悲伤土豆条,之前怪谈bking刚开始发帖时,她就常常参与推理。
这次瓜被删帖,她第一时间乘胜追击,甚至指责论坛这个时间才删帖,索性便创建了怪谈bking的个人论坛,也就是粉丝会。
悲伤土豆条在里头发的第一个帖子,便是针对瓜。
[为什么原模原样抄袭下,瓜依然不及怪谈bking?]
点开看是图表,关于点击量回复数收藏数以及追读率。
可以看出,在瓜大量买水军的情况下,各项数值同比之下依然损色于怪谈bking。
[我来分析一下,怪谈bking所用的手法。]
[第一幕,怪谈bking使用安静的视角进行叙述,第一人称增加代入感。这确实不差,但第一人称叙述中,主角本人的性格特征在第一视角避轻就重的描述下,其实很难彻底展现。
然后等第二幕,变成朋友视角,我们才能看到安静本人的性格特征。内向被孤立过的甚至连班群都没有加的小女孩。
太牛了。毫不突兀,甚至因为视角转变而细思极恐。]
[居然有这种手法展现人物!
我愿命名为,「互见法。」即在本篇不讲述人设而是通过其他视角展现。
怪谈bking,真是太天才了!]
[接下来,也就是故事的第一个高潮,由xxx和朋友共同推理出,关于那天晚上安静经历的敲门事件。
在往前,我接受的文字都是偏向实用性,教材也好,记录也好,都是依附于功能性,在媒介发展到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读者依然不能与作者实时的沟通。
但怪谈bking不一样,她的文字与交流是实时的,成了类似于直播一样的作用。
也就是如此情况下,我们跟随着她的思路进行思考,才有了后来的不断陷入困境的推理,也就是说,怪谈bking的故事如果离开读者,那绝对算不上完整的故事。
这就是怪谈bking的故事口碑参与度都远胜于瓜,并保持了高比率读者黏性的原因。
我愿命名为接受理论。
怪谈bking,真是太天才了。]
[但只有仅此一条,其实也不足以把推理与恐惧攀上高峰,下面,也就是我认为她的叙述核心的一条。
也就是「诡叙」。
也就是在运用文字这种途径沟通的同时,欺骗戏耍并利用刻板印象进行反转。
以我的能力,很难对这种叙述方法对关键进行概括,但我思考了一下,认为关键反而就在于隐藏关键线索。
我之前联系阅读的时候,以为这种反转依靠的是大规模的文字叙述,其实我重新分析一遍,发现每个细节都是诡计。
我仿照怪谈bking的手法写了一段。
“你以为宿舍是你一个人的吗?凭什么不给我打开?”我在外面愤怒地拍门叫喊。
他在里头依然锁着门。
我感到很愤怒,凭什么不给我开门,难道他以为他买下宿舍了不成?
虽然很愤怒,但我还是悻悻收起刀,离开。
1-3段,大家肯定都以为“我”就来自这个宿舍的人,被室友孤立了,室友不讲理,明明都是一样的学费却不让我进。
4段反转,真相是我是抢劫或者杀人的犯人,学生才在里头锁门。
这就是一段误导性诡叙。
其实就是仿写的门外艾玛敲门,门内同样有一样艾玛这一段。
哎越是仿写,越能感到怪谈bking的天才。这么大篇幅的诡叙真是太不容易了,先不提中心规则叙述中,能做的手脚。但看敲门这一段,埋的伏笔就不小。
这也关乎到本篇最关键的剧情。
安静的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