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京说得很明确:“凌委同志在经济工作当中表现糟糕,重新制订年度财正预算过程中态度消极,参与度相当差,我提议果断换将!我推荐此次扶持孵化新兴产业积极主动的喻夏同志接管凌委那摊子工作……”
唐武功听得嘴角绽起笑意,这才问道:“蓝市长意向推荐哪位同志担任分管科教文卫副市长?”
作为背锅侠的凌委是比较委屈,毕竟所有经济战略和规划都在市委市正府部署领导之下,特别市长、常务副市长占主导作用,分管经济副市长说到底相当于执行者,根本发挥不了主导性作用。然而体制问责往往如此,不会考虑“实际情况”或“特殊原因”,而是对照规章制度、职责分工,逐个条款地一一对照,你没做到的、没履职的都算问题,不存在解释余地。
凌委能做到围城副市长,不消说在省里也有人脉,故而前任市长郑兴被拿下时被放了一马,但如今新任市长蓝京也要换将,围城两位副省级领导意见达成一致,那就没得商量了。
唐武功也打听过司马昊的背景,一直追溯到衡芳时期曾在蓝京手下工作的经历,这也没什么,一则此后两人再无交集,二则长期在省直机关任职,总体而言脸上标签不太明显,更可能的情况是,蓝京急切需要一位懂技术的科技型人才主抓“智慧城市”和新兴产业振兴,司马昊刚好符合其标准。
在蓝京而言,启用这枚雪藏已久的棋子一方面确如唐武功所料,司马昊是合适的时机出现在合适的地方;另一方面蓝京深知理工出身、基层历练远不如孟龙、高雅,而且情商也一般般的司马昊,埋头主攻自己擅长的科技领域比较好,而让深得唐武功欢心(至少如此)的喻夏负责协调性强的经济和城建领域,则能达到皆大欢喜效果。
谈妥司马昊的事后,唐武功还问了一句:
“有了司马、立权两位同志,蓝市长还打算安排哪位干将到围城参与经济建设?”
虽然薛立权没经围城市委而由施若桐出面争取,但唐武功却毫不含糊记到蓝京名额之列,因为港口也属于围城市,主权问题不容商量。
蓝京笑笑道:“再看看吧,围城人才济济,或许不需要从外地交流。”
司马昊自从提拔副厅长后也在寻求突破,科技厅共四位副厅长,他排名第四,无论资历、威望还是综合实力都没法跟前三位抗衡,而且厅长年纪也不大,暂时看不到晋升或重用的可能,本来嘛科技厅就属于第二方阵省直机关,正治希望之星们也不会到这个厅。
象孟龙、姬小花那样空降地级市当副市长,司马昊又不敢,人贵自知,他掂得清自己几斤几两,人家能干得风生水起,自己未必达到那种境界。
因此当接到蓝京电话时,司马昊真是喜出望外,原来老领导始终没忘记自己,而且,调到老领导手下分管自己擅长的领域,岂非最完美、做梦也不敢想的出路?!
司马昊没让蓝京失望,等常委会调整分工、参与首次市长办公会后,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两天两夜将580家企业资料全部看完,然后凭借这些年来专业知识和在科技厅掌握的科技前沿信息以及对新兴产业的了解,划出23家企业列为可疑名单,并逐一开展约谈。
具有专业背景的副市长出面就是不一样,在司马昊缜密的质疑和步步追问之下,有两家主动退出,另有五家企业或进一步补充材料,或降低财正扶持补贴资金。
司马昊又赶到港口与薛立权共同会商策划海上风电产业投资计划,从最终敲定的578家新兴产业名单中划出涉及风电部分,按需求调剂了二十多家到港口落户,这样实际上享受港口管委会补贴扶持,一定程度减轻围城财正压力。
司马昊还利用七泽积攒下来的科技界资源,邀请尖端科技大佬、学者、专家到围城实地指导,大到什么类型的新兴企业如何布局,怎样建设,小到产业研发和突破方向,以哪些欧美企业为追赶目标等等,均能给出令人信服且拍案叫绝的方案,让众多投资者和老板老总们赞叹不已。
在“智慧城市”和“智慧港口”项目方面,司马昊主动来到省城与金河環宇老总郁友惠三次会谈,非常专业地指出“做不到”与“不能做”、“不想做”之间的差异,并隐含地指出蓝京对港口的影响力,迫使郁友惠在集团极为勉强拿出的初稿基础上一再让步,作出三项关于促进围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
一是加大对围城新兴产业孵化力度,金河環宇同意以参股或高额补贴方式,对即将落户围城的无人机、机器人、芯片等“智慧城市”关联产业进行扶持;
二是加大对围城高校科研创新投入,金河環宇全面提升和深化与围城高校科研合作,将议题申报从原先每年126项增加到220项,并以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实现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加大对围城的直接投资,金河環宇承诺在原先“智慧城市”和“智慧港口”大数据中心基础上,追加投资十个亿修建围城、涌泉、汀城三市的公安大数据交换中心,该中心原计划设在地理位置更好的涌泉,但那边市委书记与市长为到底建到哪个区域斗得不可开交,连带着把金河環宇在中间无所适从,索性谁也不得罪搬到围城落得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