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村学在村里掀起了一股热烈的浪潮,但也有村民?不赞同阮意绵的提议,不肯让哥儿?、姐儿?同男娃儿?一起去念书?。
这些反对的人里头,大部分?是家里只有男娃的村民。
他们不希望女娃和哥儿占用村学为数不多的位置,怕自家孩子争不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家本就崇敬读书?人,有阮意文的例子在前头,便更觉得念书的机会可贵了。
这样宝贵的机会,就该留给自家男娃儿?。
还?有少部分?是家里有女娃儿?和哥儿?,但舍不得银子的村民?。
村学也是要收束脩的,虽然不多,但村里人才从?苦日子里头熬出头来,都把银子看得紧。
同那些族老们一样,他们也觉得女娃儿?和哥儿?念书?没用,是浪费银子。
而且真进了村学,束脩还?是小事儿?,笔墨纸砚各类书?具哪样不要银子?都贵得很呢。
因此,即便村长明?确说了,七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娃儿?,不拘什么性?别,都能来村学念书?,但也有部分?哥儿?和女娃儿?没能在出现在学堂里。
阮意绵自己深谙知识的重要性?,非常希望村里的哥儿?姐儿?都能有念书?识字的机会,但他也没法儿?勉强所?有人都认同他。
多年以来耳濡目染、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
还?得潜移默化,徐徐图之。
这次回来交待完夫子的事,他又特意同村长说了一声
——秋意阁买了新铺面,后头要再雇些小伙计去铺子里帮忙,胭脂作坊也得再招些人,帮忙处理原料。
但这两?处都只要哥儿?、姐儿?,而且会优先考虑识字的那些人。
以后秋意阁再需要人,也是这个规矩。
村长点了点头:“绵哥儿?,五爷爷明?白你的苦心,你放心,我会帮你转告村里人的。”
他叹了口气,继续道:“村学开学后,那些没能过来念书?的女娃儿?和小哥儿?也眼馋得紧,许多都央求她们爹娘准许她们来村学试试,我瞧着有些人已经有松动的意思了,以后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来讽刺,当?初对阮意绵的提议抗争得最厉害的是几位族老。
可如今这些族老家里年龄适当?的小哥儿?、女娃,有一个算一个,全?被送去村学了。
倒是那些默不作声,只心里不赞同的村民?,将?自家的女娃儿?、哥儿?拘在了家里。
*
从?村长家里出来后,阮意绵又去了胭脂作坊。
他和林秋商量好了,等绸缎庄那个铺面修好了,就用作接待散客的胭脂铺。秋意阁现在的铺面,以后便用来接待行商。
既然都有专门的铺面了,再次放宽玉容膏的购买量也势在必行。
这样能方便各地行商来进货,让他们将?玉容膏的名声传播得更广,尽量避免玲珑阁那样的情况再出现。
所?以胭脂作坊那边得多雇些人来干活。
阮意绵将?需要的原料数量同饶巧云说了说,又道:“我已经同村长说好了,他会帮忙同村里的哥儿?、姐儿?们打招呼,具体需要多少人,你看着来便是了。”
“胭脂作坊的雇工越来越多了,你和陶大他们若是忙不过来,可以提拔一些人帮你们。不过以后雇人咱们都优先雇用念过书?、会识字的那些。做你的副手,帮忙管理的更得如此。”
阮意绵肃着小脸交待完,饶巧云立刻点头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