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联邦第五自治星免费 > 7080(第15页)

7080(第15页)

奏折上说,几个乡村因为连年的粮食歉收,生活困难,竟然组在一起对临镇进行了抢劫,官服一开始对其进行了镇压,只是没想到这群人越闹越大,最后竟然占山为匪了。

大启200年来从未有过百姓饿得揭不开锅沦为匪徒的情况,皇帝自认自己执政能力还可以,这种大厦将倾的情况怎么着也不该出现在他执政时期。

倒是三王爷想到了什么,心一横便说道:“皇兄,我今天听了一耳朵的闲话,你……当个乐子听一听吧。”遂将今天在茶馆遇到的那个青年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皇帝当即下令让人把这个青年带进皇宫。

御林军找到这个青年的时候,对方不躲不闪,只说了要带着亲人一起去。

进了宫,也不行跪礼,只弯了下腰,温文尔雅地喊了句“陛下万安”。

皇帝没在意这些礼节,先是问了他的姓名。

青年笑道:“姓骆,名清逸,这位是我兄长,姓卫,单名一个煊字。”

第80章八十

“骆先生,”皇帝态度十分温和,“茶馆里说的话大概是故意的?”

骆清逸点点头,也不畏惧三王爷瞬间变冷的眼神:“近几年大启国境无山可移,想必官员们已经在奏请陛下请神下界了。”上万年才能在板块运动里把自己裂开的山脉在两百年内就被这里的居民移得七七八八,原本能挡住洋流的山脉逐渐消失,百年内,竟然改变了这个星球的天气,如今本是雨水丰沛的季节,百姓却已经两个月没有见过雨了。

大启自从建国以来,从未遇到过这般吓人的天灾,百姓们坐不住,官员们可不得着急着请皇帝找“神仙”帮忙吗。

“骆先生对我大启情况知道不少,您有如此大才,何必用这种手段,入朝为官岂不是更好,朕自认自己是个善于纳谏的人。”

骆清逸笑了笑,没有理会这句话里的嘲讽,只是道:“陛下,当务之急是求雨。”

陛下当然知道当务之急是求雨,但是陛下很不想向“神仙”求雨。不然他就不会让三王爷把人带进皇宫了。

“先生可有办法?”

“有是有,更甚至我建议陛下借此机会让百姓改了信仰。”

“……”皇帝倒是一直想把皇权置于顶端,但是百年累积下来的信仰,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更改的?

就算是当年先辈要挖山,也被百姓们抵制了好几年,最终才在仙人的显灵下不得不信了这回事。

“您且放宽心就是了。”

皇帝知道,大启国内是时候做出改革了。

时至今日“神仙”已经凌驾于皇权至上,声望已经达到了任何一个朝代的顶峰,再不做变革,到他的下一代,估计百姓遇事只会去庙宇里面祈祷,若是神仙一如既往和蔼可亲也就算了,可是两百年前那一道“移山”的命令下来,大启的百姓们虽然得到了较长的寿命,但是没有安居乐业——移山这一项活儿太苦了,年少游历的时候,他看着那些原本应该乐享天命的老人驼着背推着厚重的石块前往神仙的庙宇,心里不止一次在想这些人是不是还活着,还是已经被掏空了灵魂,只剩下躯壳还在日复一日地挖着山脉。

神仙无法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那么就应该离他们远远的,不要来干扰凡人的生活。

皇帝是个敢赌的人。

“来人,”皇帝朗声道,“打扫宫室,接待贵客。”

大启建国351年春,雨水不丰,秧不出苗。

皇帝带领诸位大臣于祭坛祈雨,茹素三天三夜。后妃与命妇于后宅中抄经斋戒,祈求神仙显灵。

然而一连七日,大启滴雨未下,道长天师们束手无策,更甚至天上的太阳仿佛比往日热了几分,似在嘲讽大启人把希望寄托在神仙上的举动。

第八日清晨,太阳竟比往常还要早出来几分,且大清早天空就万里无云,燥热非凡。

皇帝大惊,怒斥:“神君何在?【1】百姓疾苦,可垂泪否?”说罢一脚踹翻了祭神台,转而发布诏令,大概意思是现在天气这么热,庄家缺水都要渴死了,还挖什么山,赶紧把手中工具放下来回来挑水种田。

皇帝诏令一下,文武百官纷纷献策,一天不到,离皇城近的地区得到诏令之后已经做好了安排:谁去河里挑水谁去打理庄稼,以及寻找合适的地方挖水井等等,百姓脱离黄土地上百年,重操旧业居然没有任何的陌生。

皇帝下达诏令的第二日,便明发罪己诏,不仅仅说自己的错,还把祖宗也拉出来,说是受了贼人蒙蔽,差点让农民们脱离黄土地以至于如今庄稼寥寥,害得大家都快吃不起饭了。

第三日,皇帝率领宗亲和后妃前往黄庄,亲自下地插秧,以示以声作责。

这场声势浩大的“灭神”行动,在朝廷的带领下,以让人无法第一时间反应的速度蔓延全国,百姓们懵懵懂懂地放下手中的挖矿器材走回土地,还没来得及问一两句,手中已经被塞了大把的秧苗或者挖井工具。

“抓紧时间弄水吧,不然秋天收什么呢?可不能让孩子饿肚子不是。”

——让孩子饿肚子。

这句话仿若驱动身体的一道咒语,村长的话音刚刚落,原本还想问问就这么放下祖祖辈辈传下来营生的伙计是不是不妥的男人们瞬间闭上了嘴巴,加入了忙碌的人群。

挖山固然重要,孩子没粮食吃更重要,可不是得想办法先处理田里的事情吗?

第五日的清晨,天空阴云低垂,不久便惊雷阵阵,数月来干燥的空气中传来一丝水汽,还未等人反应,暴雨便倾盆而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