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人间政道 岑寨散人 > 第1645章 药店风波(第2页)

第1645章 药店风波(第2页)

记得老领导对杨延时说过,你要跟每任书记市长处好关系而不是斗气,不焦不躁,谨慎行事,守好围城的摊子。

唐武功要换杨延时,杨延时淡然一笑;包祥生想挤掉杨延时,杨延时还是淡然一笑,但这回涉及到两家药店搬迁,他笑不出来了。

事情仅仅两家药店选址与补偿那么简单吗?不是。

杨延时将此事视作试探风向的标志,即蓝京在加油站问题上没给陆春明面子,但药店问题会不会对自己高抬贵手?

结果令人失望。

此时此刻杨延时在想什么呢?他想到了刚刚被拿掉副市长职务的凌委,即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时不待见的市领导活不长,大概已是官场铁律,自己虽然背后有足够支持力量,人家凌委也有啊,但顶不住的时候靠山绝不可能硬顶,这一点千万别用仕途去赌。

问题在于,蓝京这回伤害到杨家家族利益,不仅两家药店,后期随着入驻企业增多,倘若达到三百家乃至更多时,园区定居人口将有爆发性增长,杨延时计划将连锁药店布局到六至八家。

这些,只能都属于杨家产业,换而言之杨延时想通吃大产业园药品市场,其它医药势力别想染指!

行与不行,原本只是杨延时一句话,现在则要看蓝京的脸色。

以前医药这一块属于喻夏分管领域,杨延时都不需要亲自出面,安排秘书到她办公室吱一声,立马一路绿灯;现如今换成略有几分书呆子气的司马昊肯定不敢擅自作主而要请示蓝京,那就复杂了。

前阵子蓝京在园区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有老板提意见园区商铺仗着地理位置偏僻搞价格联盟,最简单的感冒药城里卖9块一盒,园区卖14块;2块钱的方便面这里卖3。5块,老板说工人赚钱不容易,对生活用品价格也很敏感,多付一毛钱都心疼着呢。

蓝京听了非常恼火,当场质问园区负责市场监督的领导怎么回事,然后拍着桌子说下次再有价格联盟就一起罚,涨一块罚一千,要罚得他们倾家荡产!我们招来的企业多了,园区兴旺了,不怕没有商铺入驻!确实位置偏一点,交通不太方便,适当加点成本也合理,但不能离谱,今后园区要出台园区价格指引清单,设定波动区间,那个不叫计划经济,而是正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

由此看来蓝京对大园区的关注事无巨细,所有进程和环节都必须置于其掌控之下,这就有点麻烦了。

非常麻烦。

杨延时不由暗自里埋怨宋践行不够意思,平时明里暗里没少打点,稍微遇点事情就往外推,毫无担当!

宋践行让自己直接找蓝京,哪能呢?直接说园区别让其它药店进驻,我们杨家全包了?还是说杨家的药店要位置最好、面积又不能小、药价也别多管?

心领神会的话一旦摆到台面,就是违纪违规。

反复斟酌,杨延时终于想起一个能够出面协调此事的市领导:

市人大常务副主任,沈华。

沈华是资深本土系干部,历任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长、常务副市长等职,眼看年纪大了及时转到市人大仍位列四套班子领导,威望尚在市正协主席郜正坚之上。

沈华与杨延时分属沿海系不同阵营,但曲曲折折最深处都站着同一位老领导。

这话听起来有点奇怪,但若身在关系复杂、竞争激烈的朝明就明白其中奥妙,即沿海系里面的各种阵营或者派系,更多时候与正治理念无关,而是融地域、利益、势力等综合考量,站队等于表态,表态等于投靠,投靠就能享受阵营给予的红利,不过本质上关键时刻还得私人情谊。

沈华的儿媳妇是杨家家族企业旗下某个品牌药店的大股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这么简单明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