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清穿之怜奴儿 > 4050(第16页)

4050(第16页)

但有些话,根本没必要说。

人呐,就不能钻牛角尖,一钻牛角尖就容易分寸大乱。

等着年若兰离开后,四爷很快吩咐将德妃赐下的两个宫女封为了侍妾,至于他有没有宠幸这两人,会不会宠幸这两人,不管是德妃也好,还是乌拉那拉氏也好,还能按着他的脑袋不成?若这两个侍妾但凡敢有半点不规矩的地方,他多的是法子叫这两个侍妾老老实实的。

没几日,年珠就见到四爷与年若兰恩恩爱爱更似从前。

吵架这种东西嘛,若是吵的好,这感情啊只会越来越好的。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入了冬。

就在京城第一场大雪落下,京城银装素裹一片时,四爷却接到了前去台湾的调令。

说起来,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虽说大清已**,但台湾遗留问题却有很多,就在月头时,皇上还接到了浙江、福建总督满保奏折,因台湾等三县相距辽阔,又隔重洋,防汛额兵不免单薄,所以奏请增兵,但皇上的意思却没这个意思,毕竟如今国库吃紧,福建距离台湾路途并不远,若台湾有事,福建也可支援用兵。

但因台湾是否增兵一事,朝廷上下是众说纷纭,皇上虽年迈,却并非武断之人,斟酌之后便派了四爷前去台湾看看。

这消息一出,不仅满朝哗然,就连雍亲王府也炸开了锅,钮祜禄格格,乌拉那拉氏等人是急在了心里。

说实在的,皇上都已这般年纪,眼看着皇上身子是一年不如一年,驾鹤西去也就这几年的事儿,若四爷离开京城时,皇上有个三长两短,寻常人哪里是八阿哥等人的对手?

纵然八阿哥一党如今已元气大伤,但十四阿哥却仍深受皇上看重,更不必提后宫中还有个德妃在呢。

四爷明面上表现出很是开心,但一回到雍亲王府,那脸色就沉了下来。

等着他要临行前一日,更是请了年珠去书房。

窗外是大雪纷飞,枝头的积雪是沉甸甸的,压得树枝弯了腰。

书房内烧着暖烘烘的地笼,还伴随着袅袅茶香,但年珠与四爷面上皆没有多少笑意。

四爷看着窗外的积雪,久久未能说话。

年珠自然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圣心难测,四爷距离太子之位就差那么一点点,谁知这时候却被派往台湾,换成谁,谁都会担心的:“王爷放心,京城有我在呢,如今九贝子等人已元气大伤,十贝勒不足为惧。”

“至于八贝勒,虽说他聪明过人,但如今这个情况下,想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若有什么事,我会与十三阿哥商量的,您就放心去台湾吧。”

四爷微微叹了口气,仍未接话。

年珠又道:“还有姑姑和福惠表弟,我也会好好照顾他们的,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他们分毫。”

不管是四爷,还是她,都清楚的很,四爷离京的这段时间,是乌拉那拉氏下手的最好时机。

偏偏这时候乌拉那拉氏明面上并无错处,又有德妃相护,四爷根本动不了她。

“珠珠,就算你聪明过人,却也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额娘、福晋也好,还是老八他们也好,对付你都是易如反掌。”四爷是愁容满面,再次叹了口气,“我原先想着先将福惠母子送去年家一段时间,可如今这个时候,将他们母子送去年家,无异于让年家上下也身处险境,这样做并不合适。”

“明日我就要动身前去台湾,无论如何,你都要保护好福惠母子……”

年珠重重点点头:“王爷,您放心。”

接下来,又是一阵沉默,就在年珠想着自己要不要起身告辞时,她却听到四爷开口道:“你觉得台湾到底要不要增兵?”

要!当然要!

年珠曾几次听四爷说起过台湾之事,说起来台湾郑家的那些事简直比狗血言情小说还要八卦,郑成功乃抗清名将,他的长子郑经从小被溺爱长大,在娶妻之前看中了大自己二十来岁的四弟乳母,与这人苟且生下长子郑克塽。

郑经对长子郑克塽是宠爱有加,旦偏偏其妻又诞下嫡子郑克臧,等着郑经身亡后,下令将王位传给长子,其妻借郑克塽身份做文章,这王位又落到了嫡子头上。

但嫡子年幼,台湾大小事务一向由郑经弟弟把持,郑经的亡妻自不答应。

一来二去,台湾这就有了内讧,皇上乘虚而入,一举**。

年珠认真道:“王爷,郑家在台湾盘踞多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郑克臧等人已去世,但其妻冯氏仍在,不少台湾民众仍将郑克臧长子郑安视为其主,纵然皇上已下令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却仍是问题颇多。”

“若东瀛来犯该如何是好?若郑家再起异心该如何是好?若朝廷派去的官员与郑家勾结该如何是好?不仅要防止外部入侵,还得提防朝中人有异心。”

毕竟台湾可是块肥肉,谁见了都想啃一口。

四爷点点头,并未应允下来,他只是问问年珠的意见而已,至于台湾到底是何局势,他还要先看过再做定论。

年珠又道:“百姓为水,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我记得曾听王爷您说过,当年郑军离开台湾时,台湾人口约莫只有六七万,但经过这么多年下来,台湾民众却有数十万,若能叫台湾民众过上好日子,就算台湾真有人心怀不轨,那些百姓定不会答应的。”

“我听说台湾盛产米粮、蔗糖,兴许日后我那支船队能派上用场呢。”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