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老爷看着范太太,范太太盯着丈夫,范老爷恍然大悟,“对啊,咱们还有一个大女儿呢!她今年多大了?”
范太太道,“和皓哥儿一般大。”
范老爷一想,“这倒也是……也不算咱们瞒骗。”
范太太瞪起双眼,“这如何是瞒骗,她正经是我们的亲生女儿,是范家的大小姐,如何嫁不得!”
范老爷道,“那行,你叫人把她接回来吧,八字就拿她的去合。”
范太太终于放心了,把陪房叫来道,“小荷,你亲自去一趟,把她,把大小姐接回来!”
陪房看了一眼范老爷,见老爷点头,马上应下。
范老爷又道,“去账上支些银子,给那……”养大女儿的是谁家来着?
陪房赶紧道,“李家,大小姐寄养在他家,府里钱粮都没断过。”
范老爷点点头,“那就再赏给李家一些银子。”
范太太道,“多叫几个人,安全把大小姐接回来,不能有一点事。”
这个不是担心范温雅的安全,而是就怕范温雅出了事,嫁出去的就得是她心爱的小女儿了。
陪房连连答应,见这对夫妻心平气和了,就叫下人赶紧上来服侍,她还得去支银子叫人备车,出发要第二天了。
范温婉得知父亲也同意了,忐忑了一天的心也放下了,同时又觉得内疚,心里也颇为不自在。
李家村,范温雅正在看村民制作竹编家具,这是有人定货的,现在附近村民结婚,愿意过来定一些箱子椅子之类的家具,便宜结实。
范温雅反正没事,就继续当这个小竹器作坊的监工。
她要求严格,竹器做出来质量好,范温雅向村民灌输,“东西好了才有人过来定,若是偷工减料,最后只会把这生意和手艺糟蹋掉,你们得自己知道这件事。”
大家连连点头,现在李家村做竹器,一年平均下来每户也能拿四五吊钱,虽不多,也能贴补些家用。
看了一会儿,范温雅出去转转。
不在意乡下各种各样的虫,泥巴的路,路上家禽家畜的粪便,那乡村景色也有怡人之处。
主色就是浓浓淡淡的绿色,春天会有花朵点缀,秋天会有收成的颜色点缀,冬天有些难熬,夏天算是孩子们的季节,可以下河游泳抓鱼摸田螺。
范温雅走到熟悉的河边,来到村里女人洗衣服的地方,蹲在石板上拨水玩,没有任何污染,水质很好。
这时候她听到了一个脚步声,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一脸惊慌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一个装衣服的盆,应该想来洗衣服,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范温雅。
小姑娘后退几步,低了头,赶紧要离开,这里有人,她只能去下游洗。
范温雅道,“我没事,你在这里洗吧。”
女孩子有些踌躇,范温雅站起来离开石板,“去洗吧,村里一时半会儿没人来,他们还在干活呢。”
女孩子低头道谢,等范温雅走了,才敢下去洗衣服。
这个女孩子就是隔壁村那个当半掩门的寡妇的女儿,现在好像和她娘一样做了半掩门,据说是被她娘逼的。
这条河两个村都用,杨寡妇家过来洗衣服用水都是趁着没人才来,有人她们是不敢的,会被骂,被嘲笑,被推搡,被打。
女人们鄙薄她们娘俩,说她们贱货不要脸,男人们明着也是看不起的,暗地里有哪些人会偷偷摸过去就不知道了。
范温雅知道,杨寡妇这样做只是为了活下去,她家就两个女人,地都被公婆夺走了,在乡下没地,让她怎么活?
只有再嫁和回娘家这两条路。
现代女人嫁了人,离婚后也不是人人都能回娘家,古代就更别说了,回娘家,杨寡妇怕是连屋子都没一间,睡都没地方睡。
在这里,好歹还有破屋能存身。
杨寡妇身材瘦小,姿容一般,一只手还有点残疾,她嫁人本就晚,二十多才嫁到了杨家,没想到孩子刚一落地,丈夫就死了,自家也没几亩地,公婆更是毫不客气都拿走了。
她再嫁,找到的只会比现如今的夫家条件更糟,一无所有的光棍汉,嫁过去了她得服侍男人不说,可能还要挨打,且她嫁了,女儿死定了,婆家不愿养的。
杨寡妇在无奈之下只能做这个营生养活自己和女儿。
那女儿大了,让女儿成亲嫁人过正常日子啊。
别开玩笑了,一个半掩门子的寡妇的闺女,谁家会正经娶回来当媳妇看待?
范温雅一直在想,如果她开局落在杨寡妇家,那她空间里那些东西可能早拿出来用了,突突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