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穿越之两世晋江 > 410420(第15页)

410420(第15页)

范温雅让他去城里的铺子,家具铺子,布料铺子都可以,酒楼什么的也可以,若是有人喜欢,就让下定,定了才算。

李大柱听的极为认真,范温雅还向李大柱解释了村民搞不懂的玩意是什么,到时候他是需要给人介绍的。

一共去了三个村民加老秀才,村民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是村里算灵活的人,带的是模型,也不累。

让老秀才去,是登记用的,若是有人想预定,就要写下订单,李大柱倒是认得几个字,但他不会写,还有一些契约什么的,若是没个懂行的跟了去,是很容易受骗的。

范温雅为什么不去?

她傻了才去,如今出行,有车也不是什么舒服的事,何况是步行,而且这又不是她的事,她只拿一小部分提成,干什么事事亲力亲为?

他们一去就去了十多天,其中四天是在路上的时间,他们是步行去的,别想什么马车驴车了,农人出门基本都是步行。

回来后李大柱很兴奋,老秀才掏出了预定单。

其实预定的东西不多,而且搞笑的是,模型倒是卖了不少。

李大柱主要是兴奋的,第一次办了这么大的事,对他来讲非常激动。

生产是范温雅安排的,定的东西很快就完成了,她让李大柱去找一辆驴车,这回做好的东西不能人背了,得用车。

而且范温雅还让多做了一些,到时候拉去城里看看能不能卖掉。

除了城里,十里八乡也有集市,拉到集市上也能试着卖一卖。

不过配货就不一样了,集市上的就得是老百姓用的东西,竹篮,竹凳,竹碗竹筷这些,城里的是精致玩意多。

范温雅安排任何事都会带几个媳妇子一起,目的就是教她们,男的想学也行,女孩子就只能打下手了。

这都是村民们的安排。

因为媳妇娶进门就是自家人,闺女将来要嫁出去,可不能把手艺给带出去了。

至于为什么不全让男人学,傻了吧,让范家千金小姐整日对着你们这些臭泥腿子,像话吗?

而且,这玩意只有前期处理工作有些辛苦,得男人干,后面的,女人干一点问题都没有。

女人还更细心,能把竹篾竹片打磨的一根刺都没有。

制作工序也是能流水线加工就流水线加工,这样质量更稳定,小东西才是一个人从头制作到尾。

等第一批卖货的钱回来,村里人都轰动了。

李大柱几人眉飞色舞,形容这些东西在城里怎么好卖,“……这个小婴儿推车,还定了不少!那些柜子,也有人要,哦哦哦,还有那什么猫狗睡的窝,我的天,以为没人要的,居然都卖光了,还有人说,便是人都没睡这么好的窝呢!”

范温雅在一边听着,默默加了一个婴儿学步车进去。

第一笔货款没有分下去,以为要添东西,煮竹子的器具,还有各种刀具,之前都是各家凑的,现在就得买专门的,刀具还得去铁匠铺定。

竹器在集市上卖的也不错,竹碗竹筷是添头,买了竹凳竹椅等大件就会送这些小东西。

范温雅还特别设计了一款婴儿篮子,有盖子的那种,现在人家孩子都多,小婴儿因为各种意外夭折的也不少。

大人们没时间看护孩子,带去地里也是扒拉一些稻草什么的一放就是,孩子被咬,被什么野兽叼走,或是一不小心跌伤了都有。

那个婴儿篮子多好,往地头一搁,盖子一盖,也不怕蛇虫鼠蚁,还透气,就是孩子拉了尿了,篮子往水里洗一下就行了。

便是孩子长大了不用了,这篮子也能当别的用处,一点不浪费。

等到了年根下,李家村终于分红了,账务是范温雅和老秀才做的,没一点猫腻,最少的人家也分了两吊钱。

按了手印,高高兴兴把两吊钱捧进篮子里,笑的嘴也合不拢。

李老实家是组织者,出力也多,一共拿到了八吊钱,其他人家也是五吊左右,人人都是拿着新篮子过来装钱的,钱放进篮子了,拿布盖上,还不时摸一摸。

范温雅独居榜首,一共拿了十吊,她全给了李家,算是二丫一半的身价银子。

李七娘晚上睡觉都得笑醒,儿子能娶媳妇啦。

这小半年,李家村人确实很辛苦,以往农闲还能休息,如今是一点都没停过,但这都是值得的,这些钱,是一家子美好生活的希望啊。

范温雅乘机提出每家出一个人来扫盲,“自己家的名字总得认识吧?账都得自己看得懂吧,以后我要是走了,做账的一糊弄,每家少个白来文都不稀奇。”

做工的给你少记,卖出去的钱少记,分钱少给,不认字只能吃哑巴亏。

关系到切身利益,李家村扫盲的积极性大多了,范温雅让老秀才教的也是这些,各家的名字,工序,做竹器怎么计算工时,自家应该得多少,反正就是百以内加减乘除。

你还别说,这些玩意家家都学得很快。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