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数风流人物电视剧 > 第八百四十节 蔚为大观君何择终章(第11页)

第八百四十节 蔚为大观君何择终章(第11页)

大观五年二月,华日在长崎举行谈判,最终签署了《华日长崎条约》,双方同意开放国内市场,大华、棉布、丝绸、茶叶、铁料开始大举进入日本市场。

大观七年,宰赛病逝,内喀尔喀诸部内乱,引来外喀尔喀诸部的窥伺,素巴第率外喀尔喀诸部饮马东蒙古草原,意图吞并内喀尔喀诸部,引起内喀尔喀诸部恐慌,向朝廷求援。

从大观七年开始,一直到大观十一年,经过四年断断续续的战争,大华朝廷终于击溃了外喀尔喀人,素巴第战死,硕垒率领外喀尔喀诸部归降,自此,整个蒙古诸部均已经归降到了大华朝廷治下,华朝的领土北段东部已经越过了北海(贝加尔湖),西部已经抵达阿雷河(鄂毕河上游)。

在不断向北拓展的同时,朝廷的主要精力其实从大观五年与日本签订条约之后,就开始转向了南面,哪怕是在对喀尔喀蒙古一战时,也没有影响到朝廷的对南洋战略。

大观八年开始,南海水师正式更名为南洋海军,并依托已经正式设府的巴州府(巴拉望岛),开始经略南洋。

随着尼德兰人势力的不断增强,加上占据吕宋的佛郎机人,南洋海军的进入使得整个南洋局面更加扑朔迷离。

从大观九年开始一直到大观三十二年,南洋海军加上江北镇和登莱镇陆续在苏禄、三佛齐、摩鹿加、勿里洞等地与佛郎机人、尼德兰人以及后来的英吉利人展开争夺,先后爆发撒了四次被称之为第一次第四次南洋战争的争夺战。

大观十六到三十二年年,大华陆续设立半岛府(现新加坡以及马来半岛南部)、渤泥府(现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部)、香岛府(摩鹿加群岛及其周边区域)、金洲府(现苏门答腊岛中部和北部)。

最终经过大观三十二年十一月,各方在满剌加签订协议,大华取得包括苏禄、亚齐、满剌加、摩鹿加等地在内的控制权,并正式设立南洋省。

“谈得差不多了?”冯紫英看着风尘仆仆从广州赶回来的郑崇俭,虽然疲惫不堪,但是却是精神抖擞,“大章,你也要注意身体了,你不年轻了,也得悠着点儿了。”

郑崇俭已经担任内阁群辅兼外交部长十年了,自从大观二十二年大改制以来,他就稳坐这一位置,无人能撼动。

“差不多了,皇上,我们也需要歇息一下了,如果过于咄咄逼人,我担心尼德兰人和不列颠人就要联手了,另外法兰西人和佛郎机人也有意加入他们的同盟,虽然他们几方在欧洲还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在东方,他们的利益一致。”

郑崇俭点了点头,“另外日本那边,英吉利人和尼德兰人都在频频拉拢德川家光,甚至支持德川家光对天主教打压,他们只想在东亚找到一个盟友,德川家光动了心,所以双方走得很近。”

冯紫英回忆了一下,“英吉利国内乱成一团,克伦威尔还能控制得住局面?那位查理一世的儿子应该一直在谋求复辟吧?欧洲大陆那些国家好像都不认可克伦威尔这个独裁者吧?”

郑崇俭很佩服冯紫英的记忆力,有些东西他记得自己都没怎么和对方说过,但对方却记得很清楚。

“英吉利国内局势很乱,克伦威尔的身体似乎也不太好了,具体会向哪个方向走,欧洲那边传回来的消息也不确定,但是这些西夷人在老家打生打死,到了这边却是经常媾和勾结,或许是我们给他们的压力太大缘故。”

郑崇俭不无感慨的语气让冯紫英也很好笑,“这边是我们的主场,不正该如此么?从来没有什么能轻轻松松就拿到的东西,朕从不做那等虚妄的幻想。”

“嗯,所以我们也打定一个主意,他们要打,我们奉陪,要谈可以,得按照我们的节奏来。”郑崇俭点点头:“所以这一次还谈得可以,基本上达到了意图,但是估计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这也许就是一个停战间歇期吧,我们在西北那边也拖住了很大精力。”

冯紫英皱了皱眉头,在西北的拓展不是很顺利,但这也在预料之中,太长的补给线和沿线恶劣的气候地质环境,极大地限制了移民进度,也对移民定居的积极性打击很大。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冯紫英有生之年都不会放弃,一直要持续用力。

唯一希望就是怎么来解决西北方向的粮草物资补给运输问题,这却是目前最大的难题,也不知道帝国格物院那边有没有什么进展。

想到帝国格物院,冯紫英忍不住又多了几分期盼。

番外——王熙凤传

“致通来了?”身材魁伟的男子见到从马车上下来的青年,忍不住咧开嘴,“是不是有突破了?我们这边可是望眼欲穿了。”

“见过兄长。”青年敦厚而沉稳,走过来一揖见礼,这才道:“恐怕还差点儿火候,导师他们几度试验,拿出来的试验品,都还是没能取得预想的效果,不过格物院那边却觉得大有进展,也许是导师他们期望值太高了一些,煤矿里边抽水用是绰绰有余了,但要想达到……陛下所要求的那种效果,恐怕还要一两年了。”

“不急,我记得陛下给帝国格物院提的目标是大观三十年拿出像样的样品吧,还有三年,还来得及。”

魁伟男子见青年在提及生父时还有些结巴,笑了起来。

他早就把这些事情看开了,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却还有些忸怩,大概是因为在帝国格物院里当研究生的缘故,皇上时不时要到帝国格物院视察,所以会见见面。

两人母亲的身份都有些尴尬,生父身份更敏感,外人不得而知。

他们年幼的时候也不清楚,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后来母亲也就吞吞吐吐地说了。

不过那时候自己已经成年了,虽然心里早就有感觉,但是真的当揭开谜底之后,还是有些心烦意乱,但是很快也就接受了。

大人们的事情,他管不着,也没有什么好纠结的,而且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天津、徐州、松江、金陵之间来回跑,去京师的时间并不多,一年也就那么几回,所以慢慢也就适应了。

“嗯,埃万和导师也觉得应该能行,半球实验证明了气压的力量,现在关键是气缸和活塞之间的配合,间隙度太大了,我设计了一个皮质圆盘,勉强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气缸内要解决更圆滑的缸壁问题,难度不小,也幸亏有人现在试制出了了一个叫镗床的机械,应该可以很大程度解决问题,另外就是我也设计了一个冷凝器,看看能不能解决气缸的热效率问题,导师觉得应该会有效,所以我们才觉得可能在两三年里能够有一个突破,能达到陛下预期的结果。”

李致通也是跟着母亲姓,他性格质朴敦厚,做事认真踏实,在从华青大学(大观十五年由青檀书院改名而来,成为大华王朝五大学府之一)毕业之后考入了帝国格物院成为其研究生,就一直师从从西方来的导师伽利略学习。

“行了,我不懂你们格物院里那些道理,我只想知道如果按照你们预计那样,这个蒸汽机就能造出来了?”魁伟男子更关心的是这个。

“也说不好,因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慢慢解决,比如螺栓,还有阀门,最关键的还是那镗床也刚设计出来,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恐怕起码还需要很多次的试验,这里边哪一环过不了关,都得要搁下来。”

见这位兄长如此着急,李致通也没有妥协,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不过大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时间问题了,无外乎就是多花一些功夫,多做一些试验,多耗费一些材料,格物院在这方面还是很支持的。”

魁伟男子摇摇头,“现在大家都盯着你们格物院的这些新玩意儿,真要出来了,又涉及到专利问题,你们格物院的专利发卖素来不便宜,而且又用竞拍的方式,我们凤鸣集团未必能竞争得过京畿军工联合体和利国煤铁联合体这些家伙,……”

“其实完全没必要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大家一起取得授权,然后再来说工艺制造上谁能拿出更合格的产品,那才是最关键的。”李致通给自己兄长建议,“我觉得江南那边那些企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通力合作,也省得大家都恶性竞争,……”

二人正说间,就听得中庭门内传来一个妇人声音:“致通来了?你母亲呢?”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