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五十年代军工大院鹿子草 > 第205章 人事调整(第2页)

第205章 人事调整(第2页)

下午还得上班,两人吃过午饭便返回了各自单位。

叶满枝去雷万元的办公室,汇报了这次去教委申请大学生分配的情况。

雷万元说:“大学生不着急,先把咱们厂子弟的事解决了。今年又开始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这几天不少职工都在问,厂里什么时候招工。”

听到“上山下乡”这四个字,叶满枝就条件反射地头疼。

厂里这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安排厂子弟进厂工作。

尽管不能让所有子弟都能留在城里,但为了安抚职工,各单位每年都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家属工的名额。

“咱们厂已经有1700人了,不能再往厂里招人,”雷万元说,“你看看果酱厂那边能安排三十人不?”

叶满枝苦笑道:“戚彩云过年前就跟我说过了,今年决不能再往果酱厂里增添人手。”

事实上果酱厂已经不是单纯的果酱厂了。

曙光厂前前后后往果酱厂塞了170名家属工,为了让这些工人都有活干。

厂长戚彩云又干起了老本行——生产罐头。

但当时不少工厂停产停工了,采购罐头设备成了问题。

而曙光厂的原则是,“抓革命的同时,也要促生产,不管社会上怎样变化,咱们要保证生产不停,劲头不松。”

所以,曙光厂就自己组织设计小组,给果酱厂手搓了两条简易生产线。

雷万元问:“要不再让车间给果酱厂定制一条生产线?让他们扩大罐头的生产规模?”

叶满枝不赞成道:“这几年的出口订单减少太多了,果酱厂生产的罐头,有一半都从出口转成了内销。罐头的价格高,再扩大生产的话,有可能会积压库存。”

“要是能上马电视机生产线就好了,”雷万元遗憾道,“别说三十人,三百人都能招得进来!”

“谁说不是呢!”

两人一时拿不出好办法,招家属工的事,也只能再拖一拖。

*

叶满枝去车间劳动了一下午,下班时,远远瞧见了潘主任,她特意在厂里多等了五分钟,才赶去车站乘车回家。

晚上一家三口围在一起吃冰糕的时候,她跟吴峥嵘嘀咕:“我现在见到潘主任都不好意思搭腔。”

“当初是他自愿去曙光厂工作的,”吴峥嵘挑眉看向她,“你怕他干什么?”

“哎,不是怕他,就是有点心虚。当时说好了,让他当设计室主任,负责电视机的研制工作,结果人家半年就带着人把一台电视机鼓捣了出来,我们厂里却不肯生产了,这不是出尔反尔嘛。我每次见到潘主任都怕他问我什么时候上马电视机项目!”

吴玉琢往饼干上放了一勺冰糕,啊呜一大口咬下去,满足地叹息一声后,接茬说:“妈妈,你们别生产电视机了,现在的电视节目一点也不好看。电视节目不好看,谁买电视机呀!”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叶满枝和闺女都属于电视节目深度爱好者。

每次去吴家老宅看电视的时候,都要在老宅留宿。

但前几年电视台停播了,去年复播以后,节目也不咋好看。

不是转播八大样板戏,就是播放“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反反复复就是那些内容,播出时间也不固定。

她俩现在都不怎么惦记看电视了。

这种情况下,哪会有人愿意花几百块买一台电视机呀!

所以,曙光厂转产电视机的计划一推再推,如果电视台不能恢复正常的话,他们是不敢轻易投入几百万生产电视机的。

“我就是觉得有点浪费人才,”叶满枝眼疾手快地抢走闺女的半个冰糕球,“潘主任、崔老师、陈老师和郭老师都是很难得的科研人才,放在厂里研制电风扇有点埋没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