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一声,家门合上了。
常月娥舒出一口气,对小闺女说:“这俩人可算是走了!他俩昨晚上就来家里动员,絮絮叨叨地不让麦多睡觉。老四把麦多赶回屋去,跟这俩公社干部磨叽了一宿。”
叶满枝:“……”
难怪刘金宝哈欠连天的,合着他们还得成宿成宿在居民家里作动员。
大姐不满道:“你们就多余搭理这俩人,麦多和晓婷都是初中生,正常情况下应该读高中,咱就一口咬定想让孩子上高中,今年考不了还有明年呢,他们能把孩子怎么样!”
“对,反正还没拿到初中毕业证呢,也不算正经毕业,就让俩孩子在学校待着!”
听着这些人的打算,黄黎建议:“万一明年也不能上高中怎么办?总不能让孩子一直在学校蹉跎吧?最近学校停课,留校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让他们赶紧上班呢!”
这俩孩子赶得巧,正是传说中的“老三届”。
再等两年的话,就要等来三年六届的中学生一起毕业了。
到时候人多职位少,在城里找不到工作,那可就真的要去生产队插队了。
大姐不舍得让十五岁的闺女上班,而且她还想让孩子考大学。
对黄黎这番话就不太喜欢。
但叶满枝对黄大仙的判断还是很信服的,帮着劝道:“要是有合适的工作,还是让孩子早点上班吧,否则公社的人年年上门作动员,你们不嫌烦啊?”
闻言,大姐警觉地问:“来芽,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叶满枝啥风声也没听到,却颔首说:“尽量给晓婷和麦多找单位上班吧!”
“他俩这么小能干什么啊?”大姐嘟哝。
吴桐月说:“晓婷和麦多的形象都不错,要是愿意去供销社当售货员,我可以帮着安排一下。”
大姐对弟媳妇点点头,婉拒道:“现在各单位招年轻人,都需要初中学历。晓婷和麦多没拿到毕业证,那就不算正经的初中毕业,很多单位都进不去。”
售货员在一般人看来是好工作,但在大姐眼里,那就是个站柜台的。
她一心想让孩子考大学,捧国家的铁饭碗,对售货员的工作其实是瞧不上的。
与其去供销社站柜台,还不如让胡建南想想办法,把闺女弄进他们玻璃搪瓷公司上班。
但问题的关键是孩子暂时拿不到毕业证。
没有毕业证,那就是小学学历,好单位全都进不去。
常月娥提议:“我们肉制品加工厂没啥学历要求,要不就让晓婷和麦多去我们厂里暂时当临时工。老五去土特产公司上班以后,厂里只有一个会计了,晓婷和麦多要是学得好,以后也能当会计。”
前两个月老五考进了滨江土特产公司的财务科。
有更好的去处,常月娥当然不能让儿子在公社的小厂里蹉跎。
但老五调走以后,她还一直没招会计呢。
面对自己亲妈,大姐有什么说什么。
“妈,你们那个厂是公社下属的,现在那么多知识青年因为没工作要去下乡,你要是把自己的孙子孙女全都安排进厂里,那就等着其他家长举报吧。到时候不但他俩无法在厂里工作,连你这个厂长也可能被人撸了!”
常月娥:“……”
那还是算了。
她一把年纪突然走出家门上班,就是想在退休的时候领一份退休金。
要是工作被人撸了,之前那几年不就白干了嘛!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说怎么办吧?”
室内就这样陷入了寂静,谁也说不出什么好办法。
叶满枝对两个孩子的情况也有点头疼。
没有初中毕业证是最大的麻烦,两个只有小学学历的15岁青少年,能做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