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吩咐楚县令,让下面的村庄开始种土豆,京都应该很快就会派人来收。
楚县令早就动员了,甚至还有隔壁县的,相信楚县令为人的,都种了不少。
京都的官员很快就会来了,一斤五文的价格,种了土豆的百姓都欢呼雀跃,没种的百姓都后悔自己没种。
当然,最后悔的就是清泉村没种的人了,这土豆他们早早的就知道了,张里正和姚村长是劝了又劝,还是有人不愿意,现在看着别人拿钱,红眼病都要犯了。
还有不少县令也庆幸自己嘴馋,吃了楚县令的饭,觉得味道不错,买了些土豆,这下底下的百姓也可以宽裕些了,楚县令也不吝啬,这些县令的所作所为,他都写到信笺上。
这些县令也得到了知府的夸奖,这知府夸奖了,他们年底的考核肯定就会好看些,心里对楚县令也是感激了。
他们还不知道,楚县令要“升职”的消息,都纷纷送礼表示感谢。
而小容与,平日里忙着学习,空了就去山里玩耍,小铃铛修炼到了瓶颈期,一直化不了形,就非要去山里吸收天地灵气,没办法,他也只能陪着小铃铛
日子过得极快,很快就到了参加院试的日子,容与已经有了秀才功名,自然不需要再去,他就留在书院,其他人都去参加考试了。
这次容与又开始解放天性了,天天带着小黄毛,山上滚,下水爬,越来越有村里孩子的样子,白白的小脸都晒黑了。
连许氏都有些怀疑,儿子这平日里的安静懂事是装的。
但是后面出了成绩,儿子又乖乖的跟着一起念书,学子们念书的时间越来越紧,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就到了要乡试的日子。
容与还和楚卿安顾之行一起玩,顾之行和楚卿安也顺利考上秀才,这次出来考试的一共二十人,年纪最小的是容与十一岁。
楚县令虽然已经升任知府了,但是为了不影响儿子,还是让儿子在万县念书。
这次进省城考试,他们一起住客栈,先适应几天,由陆夫子和朱夫子带队。
朱夫子年纪大,喜欢唠叨,做事仔细,而陆夫子……自然就是简单粗暴了。
带着学子们安顿下来,朱夫子和陆夫子就去熟悉考场了,其他学子就在客栈温书。
有学子道:“这省城是比咱们县城繁华些,要不咱们出去看看,反正朱夫子和陆夫子也不在。”
“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难得出来。”
“我想也是,这外面多热闹,咱们去看看。”这些人都是年纪比容与大些,他们玩乐方式肯定和容与不一样,自然是要寻些“风雅之事”。
“你们去不去?”
楚卿安笑道:“我们就不去了,容与弟弟年纪小,我和之行帮着收拾一下。”
“是吧,之行。”
“对对对。”
被迫不会收拾的容与也点点头道:“是,我不会收拾,让楚大哥和顾大哥帮帮我。”
“好吧好吧,那我们去了。”
他们原本也就是客套,约着三五个人就出门了,还有一些人留在客栈。
容与在看书,这还有三天才考试,家里离得远预留出一天的时间,去采买东西,剩下的日子都可以温书。
另一边
容安和许氏也是天天担心,去考试的时候孩子多了,来吃饭的孩子就少了一部分,许氏也轻松些,空闲的时候也多了,时常睡不着,担心儿子。
“容家妹妹,在家吗?”
“嗯,朱大嫂。”
“今天忙不?”
“不忙,孩子都去考试了。”
“不忙啊,那咱们去西山庙里看看呗。”
“那里的菩萨可灵了,我家大外甥这次也去考试,只盼着他能中啊。”朱大嫂笑道。
“去求菩萨?我不信这个些。”
“为了孩子,没有坏处的。”朱大嫂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