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瑄火急火燎地边走边拱手道:“多谢归玉兄。”
他们很快到了失火的地点,幸好离居民区比较远,是一处仓库,据说是租借给商人用来堆放货物的,没有烧着人。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灭火了,京兆府的衙役说道:“这里面堆放的是粮食,许是谁家放炮仗火星子飞进来引燃了。”他们查看过了,没有人为纵火的痕迹。
火光冲天,百余石粮食在一瞬间被烧成灰烬。
火扑灭了,这批粮食的主人——商人齐双来了,他看了一眼,没有特别心疼,只是很恭敬地对沈、林二人磕头道:“草民该死,除夕夜惊动两位大人……”
“起来吧,”林瑄温和地说道:“是个意外。”
沈持问:“你这些粮食损失多少银子?”
齐双说了个数:“劳沈相爷挂怀。”
沈持听了一算,他说的粮食价格似乎比市面上便宜许多:“如何以这么低的价钱购买到粮食?”
比往常的市价竟低了三分之一还要多。
齐双被他问的微微一怔:“……许是草民记错了。”
“那你这批粮食,”沈持又问他:“是在什么时候买来的呢?”他想知道什么时候的粮价可以这么低。
齐双显然不愿意说那么多:“草民也忘了。”
其实这批粮食,是他今年九月份,朝廷向各地征收赋税的时候收的,那会儿,农民为了给朝廷缴纳赋税,急需卖出粮食换成银子——当朝征收田税不收粮食,要折成银子,导致市面上卖出的粮食骤然增多,供过于求,粮价随着赋税的日期愈近,不断下跌,农民只有卖出比正常价格更多的粮食才能获得缴税所需要的银子。
压低价格买来粮食,之后又以市价卖出去,他们就有更多的钱赚。
而百姓实际则纳了更多的粮食,但朝廷却收到的税赋并没有增加,这差额就这样被商人给赚去了。
对他明显躲闪的语气,沈持心中起疑,他看了林瑄一眼,笑道:“没事了,齐掌柜赶紧回家守夜吧。”
等齐双钻进马车走了,他和林瑄又转了转才回家中继续守岁。
回到家很晚了,史玉皎提醒他:“你明儿一早还要进宫去给圣上贺岁,早些睡吧。”她离开沙场回京后整个人都松弛下来,变得爱困了,说完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沈持:“你睡吧,我洗漱了就来。”
他去烧了一锅菖蒲水洗浴,一边泡在浴桶里一边想着齐双的神情: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不为外人道的呢?
就这样忽略了时间,等水凉了他洗好出来,已经四更半了。忙小睡一会儿,五更末时,外头的爆竹声又响起来,他该起床进宫了。
沈持换了新官袍,乌纱帽,系了崭新的玉带,皂靴,左鬓边簪一朵红色的绒花,去宫中给皇帝拜年。
踩着前几日下的积雪到了皇宫的东华门外,一群高官显贵正侯在那里,见沈持过来,纷纷过来贺年寒暄,有人笑道:“听说沈相爷年二十八还与董大人碰面聊朝政呢,沈相爷真是勤政啊。”
沈持笑了笑,直言不讳地说去年收上来的商税太少,少得他和董寻没办法好好过年,只好相邀在家中商议对策,他以为应当增加商业税……
他今日看似随口一说,半开玩笑似的试探,预估一下日后若要改税,阻力大小。
他说完,群臣静默,跟同一时间没了气息一般。
片刻后。
御史大夫管聃忽然摇头晃脑:“这大过年的,哪里飞来一只老鸹?”
管聃这是在讽刺沈持,他方才说的话,在他们听来都是乌鸦不祥的聒噪叫声,挑刺,劝他学学喜鹊、黄鹂,要么拴紧舌头,要么叫声婉转动听,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邑闾”,希望他从此管好嘴,除了随意吃喝外,即便行使左相之职也不要多事。
群臣一听,哈哈大笑。
不过沈持不是敏感肌,他脸皮厚,也跟着笑:“比起锯了嘴不会叫的鸟,老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③’难道不也是一只好鸟。”
第199章
“说的好,”有人披一袭玄色金线绣龙鳞的大氅款款走来:“宁鸣而死,多崇高的志向啊,呵呵,只是大过年的当心一语成谶,沈大人还是忌讳些的好。”
定睛一看,是庄王萧承钧。
群臣:“庄王殿下。”
萧承钧扫了他们一眼,嘴角含笑看着沈持。
“多谢殿下提醒,”沈持施礼道:“臣以后一定注意。”
萧承钧干笑两声,不再理他。
跟在他身后的一名礼部员外郎周翔挑眉问道:“沈大人既说要增朝廷的赋税收入,为何单单盯着商税而不是作为朝廷赋税大头的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