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高门寒婿的科举路笔趣阁 > 180190(第13页)

180190(第13页)

沈持没有情绪地对着岑稚笑了笑,又被别人拉去说话。

……

两日后,鹤州府贴出告示,募壮年体健貌端的男子为衙役,优先录用有武艺傍身的。负责此事的府衙书吏白日里搬着桌凳带着笔墨纸砚坐在衙门口,专侯人前来报名。

别说,城中百姓看到告示后奔走相告,很快衙门口就聚集了一圈前来报名的壮汉,有人高声问:“小的北地的家中还有许多个练家子表兄弟,写信回去叫他们来赶得上吗?招募到何时?”

“快写信回去,”书吏眼睛一亮:“什么时候来知府大人都要,缺人呢。”

众人哄笑。

……

到了九月下旬的时候,几场雨下来,西南骤然变冷,沈持和户部在滇的官吏对鸭池城的粮食盯梢更严格了,算着他们已经没有几口余粮了,便放几家粮商运粮进去,果然,粮食一到,不管叫多高的价格,都被疯抢一空。

缺粮的程度远远超过预估。

之前听了沈持的话,屯大量稻米的秦家商行这次赚得盆满钵满,回到鹤州府后带着贺礼来谢:“日后沈大人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说,秦家绝无二话。”

沈持不肯收礼,谦逊地把他送到衙门外。当日他回到营地,对史玉皎说道:“大理段氏这次买了极高价的粮食,气不过,说不定要派兵来袭鹤州城,你小心些。”

果然,没几日,斥候来报,说大理国老将王膺领五万来袭。嚯,来势汹汹啊。

狼烟一起,有人心惊胆颤,有人兴奋不已,比如史玉展这家伙。他嘿嘿笑道:“小爷立军功的机会来了,大理段氏真孝顺,小爷想什么他们便送什么来。”

沈持很是淡定地说道:“从这次鸭池城疯抢粮食来看,王膺手中未必有许多粮草,他们底气不足,人多也未必能赢。”

史玉皎:“嗯,我知道。”

只是每次打仗,无论输赢,都有同袍战死,想来总是令人伤感。她又命斥候再探鸭池城还有多少兵力。

隔日,斥候来报,说世子段清川与丞相段弼领兵三万防守鸭池城。

史玉展说道:“姐,姐夫,王膺的五万兵马着实吓人,我们不宜与其正面交锋,每日关闭城门,坚守不出,只让我带骑兵不定时去打一下便撤回来,另外,给左氏土司送信,请他们出兵,直捣鸭池城,报之前的仇,如何?”

段清川那个草包管什么用。等王膺得知鸭池城被困,率兵回去营救之时,他们再出兵全力追击,胜算很大。

这次对他们来说,是一举击败大理段氏的良机。

第187章

让左氏土司出兵鸭池城,哪怕只是围而不攻虚张声势,都会让王膺有后顾之忧,无法一心攻打鹤州府。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①

此计策可。

沈持看了史玉皎一眼,从她欣慰的神情可以看出,显然她是认可这个战术的,他在心里默默说了声:玉展这小子可以啊。

“左氏土司那边,”沈持说道:“我去当说客吧。”

让人家出兵不是小事,随便打发个人去定然不行,他跟左氏土司打过几回交道,也算是老熟人了。

史玉皎犹豫了下:“我原是想让苏将军去的。”

沈持笑道:“嫌我跑的慢还是不能打?”

“二者都有。”史玉皎老实道。

沈持:“……”他挫败了一瞬息又厚着脸皮说道:“可是我跟左土司一家熟啊。”“城内兵力本来就不多,让苏将军配合你布防吧。”

史玉皎:“……那好。”

沈持看着她,有些不舍地说道:“我这就走。”

“我挑几个人跟着你去,”史玉皎一向情感内敛,此时更为寡言:“早去早回。”

沈持本来想抓着她的手再说几句话,听到她声音冷清,转而点点头,只说了一个“好”字。

史玉皎点了两名军中武艺高强人也机灵的校尉,还有两个十多岁的小女郎,一共四人,跟随沈持前往左氏土司,临走前,她低声对他说:“我可能会临时调整战术,你知晓一下。”开战之后,随时会依据战况应变。

“嗯,”沈持说道:“怎么打听你的。”

说罢他辞别她,带着人出营门时听见军中大帐击鼓,是她召集各将领前往议事了。

毕竟他是第三次去左氏土司,轻车熟路不说,且沿途的大部分土司部落已归顺朝廷,比前两次的处境要好的多,因而走得很顺,一天一夜便到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