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高门寒婿的科举路笔趣阁 > 120130(第14页)

120130(第14页)

多数贼被抓之后老老实实地交代了所窃财物,并告知藏钱财的地点,有藏在家中灶台里头的,有床底下的,有地窖中茅厕里的……沈持叫书吏一一记录详细,事后,衙役们挨个点去翻找。

五六天里头,京兆府搜寻出金银财宝整整四箱,一字排开搁在府库里,珠光宝气无比引人垂涎,全衙门的官吏有事没事都得来转上一圈,开开眼。

沈持带着司仓参军钱前、几名书吏一件一件清点后造册,中有一套累金丝蝶恋花嵌红宝石的头面,共十九件,挑心、掩鬓、花钿、顶簪、小簪等流光溢彩,看着非常贵重。

京城失盗的人家听说后,蜂拥到京兆府登记自家丢失的财物,一时,来人络绎不绝。

沈持命京兆府的官吏们对照盗贼的口供、失主的登记、造册的财物,三者印证,核对无误后便让他们画押,依次归还。

不到三天的时间,除了那一套头面之外,赃物皆还于原主。

领到失物的都对他千恩万谢,逢人便赞道:“沈大人真法家拂士。”

又等了几日,那套华美的头面依旧无人来认领。据窃贼供述,这头面是某贵人养在外头的一个小妾家中偷来的,那小妾平日里只带着两三个丫鬟居住,他们很容易就得手了。

可却不见那小妾来京兆府认领她的头面。

京兆尹温至眯眼看着上面的红宝石说道:“沈大人,这套头面没准儿是浏国公赏给在外头养的小妾的。”

前几日在朝堂之上,浏国公周开不是痛斥他们京兆府玩忽职守让他的爱妾家中被偷盗了嘛,这么看是他府里的东西当错不了。

嚯,老东西,出手还挺阔绰的。

司仓参军钱前:“既是他家的东西,怎么不见来领?”

温至发笑:“怕不是他偷拿了夫人的嫁妆赏给小妾,这事捅出去太没脸,不敢来认领了吧。”

浏国公周开当初在朝堂上为难京兆府时,可能压根儿没想到失窃之物——当时只说财物被偷,并没有说是这么一套华丽的头面,还能被寻回来,这下估计傻眼了。

沈持:“……”

钱前叫人将头面收好,先存放在府库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纸包里能包得住的火,也不知最开始是京兆府的哪个官吏把这套头面的事说出去的,反正之后没几天,京城便传开了这位七十多岁的浏国公与爱妾的风流韵事,在茶楼说书人的嘴里,这套头面是他宠她的信物,被渲染成一对永结同心的老少神仙眷侣……

市井小民听得哈哈大笑,嫌说书人太煽情了,不时有人大声调侃鸳鸯被里成双夜,浏国公这一树梨花宝刀老没老,能压七回海棠否。

京城到处都在说浏国公周开与小妾的艳情,这时候有人想起去年的一桩旧事:浏国公的孙子周弘幼时与京兆舒家之女舒五娘舒兰瑛订亲,但在二人娶嫁之前他死了,丧尽天良的周家竟瞒着舒家,把舒兰瑛骗进了门,让她给他守节,任凭舒家怎么闹就是不肯放她回娘家……瞧这事儿办的多不地道。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更荒谬的事情还在后头。

这日,京兆舒家的郎君舒兰庆携其母舒夫人来到京兆府衙,说京中盛传的浏国公赏给小妾的那套头面,疑似舒家女儿舒兰瑛出嫁时,舒家为她置办的嫁妆,并拿出了金银铺子的买卖凭证。

司仓参军钱前问明细节一核对,果然,这套头面与舒夫人所说的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这套头面是舒兰瑛的嫁妆,而浏国公则是拿着孙儿媳妇的陪嫁,赏给了他在外头养的小妾。

舒夫人哭了:“浏国公府丧尽天良,迫我女儿守寡不说,还要私吞她的嫁妆,叫做长辈的拿去在外头养小妾……”

“我苦命的女儿啊……”

京兆府一众官吏:“……”

在当朝,夫家动女子的嫁妆会叫人瞧不上的。

实属想不到浏国公府这么不堪,今儿算是大开眼界。

不过周、舒两家的事与他们京兆府毫无瓜葛,明面上没什么能说的,只能冷眼旁观。

舒家是京兆世家,并非任人拿捏,他们很快咬着女儿嫁妆被婆家私吞这件事,把周家告到了御史台,御史言官们这下有活儿干了。

你说你周家先前以妻子给丈夫守节的名义关着舒家女儿不放,情理之中无可指责,可你堂堂一个国公动孙儿媳妇的嫁妆养小妾,这就说不过去了。

喷得浏国公府一无是处不成体统。

皇帝萧敏早在心里看浏国公府不顺眼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发作,这下好了,当即发雷霆之怒,下旨降浏国公周开为思过侯,责令周府补齐舒兰瑛的嫁妆,放其还家。

大快人心。

舒兰瑛得以回到家中,她扑在舒夫人怀里失声痛哭,这一两年来受的委屈让才二十岁出头的她鬓角白发丛生,一道深痕贯于两弯蛾眉之间,丰唇边浅浅几丝细纹,让未施脂粉的苍白面容愈发显出苦命来。

舒夫人看着离家之前如花似玉的女儿,哭得肝肠寸断,下人也无不陪着落泪的。

半天才收了泪。

舒夫人说道:“要不是京兆少尹沈大人手段高明,五娘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咱们要找个机会去沈家拜谢。”

娘俩采买了礼,择了个吉日,给沈家递去帖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