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高门寒婿的科举路三六九龄 > 8090(第14页)

8090(第14页)

“沈状元,陛下传你上前觐见,快过去吧。”

这一刻,沈持方才松弛的手又微微蜷紧,他起身还礼道:“多谢杨大人。”

走丹陛是有十足讲究的,怕新人不知如何上前觐见天子,礼部侍郎李叔怀陪同鸿胪寺卿杨旭一道在前头引路:“状元郎这里走。”

沈持跟着他们,转过身从新科进士身旁绕过去,路过的那一瞬,他眼角的余光扫视线到了同年们的表情,有平淡的,有高兴的,有失落的……但他从他们身边擦过的时候,没有人不投来羡慕的视线,以及……无法掩饰的嫉妒。

是啊,同是多年寒窗苦读,凭什么他就能被点为状元郎呢,或者说是不服气吧。

在他们无声的目光中,沈持手捧笏板,跟着两位大人转到百官末,又徐徐踏上丹陛。

春风乍至,轻拂沈持进士巾上的簪花,进士服的袍角随着他向上的步履一下一下微微摆动。

他身后一阶又一阶,仿佛是没玉村麦田里的碧绿的蝈蝈,油灯下一根针一点朱砂。

是书院里夫子拿着戒尺,宣布今日要临摹的四千字。

是寒食梨花时节,县试放榜了,小小孩童高中甲榜。

是江南梅熟日,退思园中老师说“我为你取字‘归玉’,望你学成之后发金振玉质之声”……

是去年仲秋九月,桂榜上高悬的解元。

还有进京路上寡言少语的史小将军的一句祝愿……

沈持一步一步踏上丹陛,少年的身量颀而长,丰神隽上,将深蓝色的进士巾服穿戴出拏云志,尽显人间第一流的风华,他在御前的丹陛上停下,道:“臣沈持,拜谢天恩。”

说完他提起袍角,对龙椅上的皇帝萧敏行三拜九叩之礼。

“沈爱卿平身。”萧敏的目光落在沈持身上,微微停驻片刻:“今日你三元及第,可喜可贺啊。”

沈持眼角的余光也模糊地看到了天子,他面皮细,有一点点女相,此刻很是平和慈祥。

第87章

像一位富贵人家的中年大叔,衣食无忧,心广体胖,和百姓眼中动不动就拿大臣和他们全家消消乐的“天子”“皇帝”等字眼糅合的并不是十分完美。

极容易让人生出亲近之心。

听到他的恭贺之后,沈持再拜:“臣再谢天恩。”

谢完恩起身时,眼角的余光撞见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密密麻麻的斗拱,重重咬合的梁柱,雕梁画栋让人不敢相信那不过是一根木材铺搭而成,后世人说木材的温润性,应和了含而不露,木材的独特纹理,应和了沉敛大气,儒家的帝王之道,也与之相合,含而不露是每一位帝王的必修课。太和殿将木材做到建筑的极致,坐在这里的帝王也将此四个字深深刻在骨子里。

近在咫尺的皇帝萧敏,展现给他的面容祥和,正合了“含而不露”这四个字。

沈持一瞬清醒,生出的亲近之心刹时没了,唯有对皇权愈发的谨慎,敬畏。他目光微微低垂,等候皇帝再一次开口。

满朝的朱紫大员,穿蟒袍的,身前补子绣锦鸡的绣孔雀的……也都在静听接下来天子要对新科状元郎沈持说什么话。

好一会儿,皇帝萧敏才再一次开口,却是带着玩笑的口吻说道:“朕已一睹新科状元郎风采,甚美,甚风流矣。”

音落,不仅文武百官大惊,连沈持亦是一惊。

本朝的金殿传胪,一般来说,三鼎甲唱名之后站出来跪地跪一会儿,等到大典结束后谢恩就完事了,天子极少宣他们上前觐见,除非某一科的状元文章特别好的,叫天子看了意犹未尽才会召到御前问对。方才听宣沈持觐见,他们还以为皇帝萧敏要问他治国之良策,结果……就这,只为了看一看夸一夸状元郎好看?

真叫人捉摸不透,少不得又要感慨一句君心难测。

而沈持,在殿试之前早已准备好了各种对策,就是怕被皇帝临时起意抓去奏对,这下好了,来听彩虹屁来了。

但他很快反映过来,皇帝这次殿试策问求的是私心,并不是为江山社稷求一堆治国良策的,守成之君,只要不太荒淫残暴江山便固若金汤,只要诞育个儿子抚养成人皇储不空就万事大吉,没啥天天求贤若渴的。

而他的私心私事,又不能在朝堂上讨论的,让沈持上前觐见,不过是为了给他荣恩,激发他“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①”的忠心罢了。

这是驭下之术,皇帝有求于他,给他荣恩,让他把事儿给办漂亮了。

沈持:我懂,我挺上道的。

当即跪下说道:“臣定鞠躬尽瘁不负皇恩,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作为臣毕生之追求。”

皇帝萧敏听到了他想要的话,龙心大悦:“沈爱卿退下吧。”

“臣谢主隆恩。”让天子满意沈持也稍稍松了口气,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唱名之后,皇帝也召见过新科状元郎了,传胪大典也将随之结束。左丞相萧汝平率百官上贺皇帝,做几句诸如“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②”的应景诗句,彻底收尾了。

銮仪卫再次鸣鞭三下,众官员和新科进士们再行三叩九拜之礼,而后,皇帝萧敏坐龙辇离开太和殿。

不知心中有没有“天下士子尽入吾彀中。③”的得意。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