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煌于心不忍:“阿凉,爹娘岁数大了他们要是知道你闹着分家得多难受,你还是再想想吧……”
“‘树大分杈,子大分家。②’,纵然我不提,有朝一日爹娘也会跟咱们仨说的,”沈凉说道:“早晚是个分,早分早省事。”
“阿秋,你写,就说咱们三房要分家,之后禀明爹娘,与他们二房各自东西……”
骨肉天亲,同枝连理,沈煌听他说得绝情,唉声叹气地道:“阿秋,按照你爹说的,写吧。”
沈知秋听沈凉说着,低头写了三份搁到他们面前,念了念:“二伯父,爹,你们看还有什么要添减的吗?”
“就这样吧,”沈煌摁上手印:“我正好闲着无事,过几日就回禄县去,把这事儿办了。”
沈凉夫妇揣起字据,回到房中欢喜地道:“这下跟周家的婚事稳了。”二房两口子再不能胡咧咧了。
以后他们只有眼气的份儿,哼。
几日后,他们在裁缝铺子做的新衣裳送来,两口子打扮一番,欢欢喜喜地到周府去了。京城真繁华,到处都是朱门高墙,他们打听着走了好半天,才摸到一处画檐瑞兽的宅院前,上面悬挂着“周府”二字,门口的两个大石狮子虎视眈眈地对着来人,那气势叫沈凉拘谨,他小心地问看门的小厮:“这里是周家吗?”
小厮仰着头看也不看他:“不识字?门上写着呢。”
张氏拿出一把铜钱往小厮手里送:“咱想见见黄嫂子,劳您给传个信儿。”
那小厮得了钱,往西边的墙角看了一眼:“去那儿等着。”
周府里头。
黄婆子听说沈凉夫妇来了,去告诉周淑妃的爹,乐望侯周禄:“侯爷,沈家三房两口子找来了,只是……他说回家后要分家,要是分了家,此后和沈大人就疏远了,咱们还和他议这门亲事吗?”
周禄说道:“分了家,就没用处了。”
黄婆子道了声:“是,侯爷,奴婢这就去打发了他们。”
一想还搭了她跟金簪,既成不了事,还是得要回来。
……
过了好一会儿,小厮才出来,问他二人:“可有什么信物吗?”
张氏傻不啦叽地将之前的金簪子拿出来:“这个便是。”小厮瞧着那黄澄澄的东西:“我得拿进去给黄妈妈看,叫她辨认才行。”
“有劳。”张氏把金簪子给了他。
而后他两口子在墙根下站着等啊等,一直等到黄昏时分周府的大门关上,也不见黄婆子出来见他们。
而这时,张氏才回过神来,她喃喃地道:“莫非二嫂说的对,他们周家是瞧上了阿池的势才想要跟咱们结亲的……”
……
京城之中各方博弈,而处于风暴眼中的沈持却不闻半分,他只专注经略西南,为朝廷开疆拓土。
丽水州的岩金矿很快开始开采,之后由兵部出人,缓缓押运送往京城,大理王段思仓派世子段清川去质问沈持:“当年我们曾有约定,这金矿要四六分的。如今你们产出的金矿,为何不分与我们?”
段清川一脸若有似无的愁容,看来眼下大理国的日子并不好过。
沈持说道:“段世子说笑了,如今我们在丽水州开采金矿,我朝的地盘、治下,与你们大理国有什么干系?”
“世子,当年的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在你们的地皮上开采的矿石,才四六分成呢。”他曲起手指弹了弹袖口:“而我朝自己土地上的矿藏,则与你们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
段清川气的脸都扭曲了:“姓沈的,你这是耍无赖。”
沈持无所谓地笑了笑:“段世子说话难听了。”
第168章
耍无赖。
这话他不爱听。
但沈持也不指望从段清川嘴里听到好话,他只想从对方手里要点儿好处,说道:“段世子来都来了,哪里能让你白跑一趟,恰好有桩事情,咱们谈谈?”
说这话的时候是九月底,沈持从左氏土司返回鹤州府的次日,是个晴天,天空高远而深沉,山水被一层淡淡的寒意所笼罩,虽不如初秋那般明净,却别有一番冷清之韵。
段清川在他手里吃过大亏,用比仲秋还冷的寒意看着沈持。
沈持垂下眼看着杯中的清茶说道:“段世子想要分岩金矿也不是不行,在下有个条件——”是段清川熟悉的套路,他咬着要说道:“沈大人请讲。”
“段世子听说了吗?”沈持慢悠悠地说道:“朝廷选派的官吏已到鹤州府月余,他们一上任遍开始着手农耕和教化两件事情,大概很快要建官学了,日后,但凡在官学念过书的都能参加鹤州府的科举考试,成为秀才或是举人,中了举的等到大比之前还可以进京赶考,入朝为官……”他呷了口茶,热气熏得唇色明艳:“本官见鸭池城中不少的学子,苦于没有老师解惑,读书进益极慢,本官想,不若让他们来鹤州府念书,兴许还能读出一番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