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高门寒婿的科举路完整版 > 170180(第11页)

170180(第11页)

一旦人口多了热闹起来,就容易生财了。

他的信寄出去一个多月后,沈持日日派人去城门口相迎,三月初六,桃红柳绿那日,一个书童跑着来报,说王渊到了。

沈持立刻迎出来,就见从一辆破旧的马车里下来个穿着月白春衫的儒士,身板如多年前一样挺拔,正是王渊,他快步走过去,深深作了个揖说道:“一别数年,先生还是这般清瘦斯文模样。”

王渊的手微微颤抖,他虽然看起来只是鬓边多了几缕白发,眼角多了一把皱纹,然而自从养子贺俊之死后,一直以来的那股心气就散了,关闭了退思园不再收学生,终日萎靡:“唉,心情早已不似当年了。”

师生二人还未来得及多说几句话,鹤州的一众官吏跟着杜不寒也来迎接:“王大儒,久仰久仰。”

一起把王渊接到府衙,安排了房间让他沐浴更衣。

……

军营的校场上。

史玉展得了一把有四五十斤力道的好弓,自六岁那年他在母亲的教导下练习骑射以来,这五年里,弓的力道不断增加,尤其是去年他猛长一截后,膂力也变得沉雄,以前的弓只轻轻一拉便开了,不再得心应手,因而史玉皎又为他寻了这把弓来。

他试着拉开弓弦,扯开后,弓身上雕刻的一只老鹰目视着他,他只觉若有千斤之力附在肩膀上,心中顿时生出一股豪情。

“报——”忽然斥候的一声打断了史玉展,他松开弓弦,微微偏头听着。

“王膺领兵前往左氏土司,”斥候说道:“据悉有四万兵马。”

王膺为帅后没有直接发兵来攻打鹤州城,而是转而去攻打朝廷新置的丽水州——还习惯叫那一带为“左氏土司”。

而驻扎在当地的朝廷军,彰武将军燕正行手下不过只有一两千人,左氏土司手中的兵力不详,但绝不会超过两万。

这消息有如石破天惊,史玉展失声道:“呀,那个苦当归岂不是要遭殃了。”

史玉皎看了他一眼,对部将说道:“各营挑出精兵,准备增援。”

“姐,”史玉展说道:“不如我领一队骑兵火速去追王膺,只等半夜袭扰他的军队,要快,来无影去无踪,一直跟着他打。”

袭一下就跑。让他还没到左氏土司就损兵折将,重挫锐气。

以怀武将军苏瀚为首的诸位将领点点头:“史小郎君言之有理,只是……”他小小年纪领兵谁会听他的。

史玉皎:“不行,别胡闹。”

史玉展说道:“姐,我姐夫在军中素有名气,兵士们听他的,我带他一块儿去总行了吧,我们一文一武,定会立了功回来的。”

未等史玉皎开口,众将领说道:“要是沈大人能去,便有六成的把握了。”

史玉皎看着史玉展说道:“如此,多与史玉展骑兵,记住,只可偷袭不可正面交战。”

“姐,”史玉展高兴地拉弓一下子射穿靶心:“等着我跟姐夫气死姓王的老匹夫。”

此时还在鹤州府衙的沈持重重地打了个喷嚏。今晚要给王渊接风洗尘,去酒楼吃饭,估摸要说的话多,太晚就不回营地了,他正想着打发赵蟾桂去送个信儿,这时候一匹马飞略到衙门口,一小子骑在上面喊道:“沈归玉姐夫,快出来。”

听到呼叫,沈持走出来,被史玉展一把掠到马背上:“姐夫,今晚跟我去偷袭王老匹夫吧?”

沈持:“出什么事了?”

史玉展把王膺出兵攻打左氏土司的事说了:“我姐让你我今夜带骑兵一千人去袭扰王膺。”

沈持:“……”他虽然瑟瑟发抖,但为了媳妇儿还不敢说怕,硬着头皮说道:“我与你先回营中。”

问明是何等情况。

第177章

王渊在府衙后头的客房中洗去一路风尘,再次出来时他换了身青灰色的襕衫,步态从容,眉眼儒雅,没见到沈持,他问杜不寒:“杜大人,沈归玉去了哪里?”

“方才沈大人托下官捎句话,”杜不寒说道:“让下官跟先生说一声,他家中有事,去去就来。”

户部员外郎韩绍说道:“他呀是个大忙人,被他小舅子叫走了。”有急事的样子。

城中的巷陌里,已升起一层烟岚,眼见暮色就要升上来。

杜不寒说道:”先生一路鞍马劳顿,下官略备一桌薄酒,请先生赏光一叙。”

王渊说道:“怎好叫杜大人破费,”他看着庭院中盛放的山茶花说道:”有幸见到西南景色,乃在下人生乐事,胸中骤然开阔,今日的酒在下请了。“

执意不肯沾别人的光。

听着他语调中淡淡的惆怅之意,众人都在心中为他惋惜:到底是为了个不争气的养子断送了大好前程,空负一身才学,却蹉跎数年光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