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高门寒婿的科举路完整版 > 110120(第13页)

110120(第13页)

三人走近前,这才发现天子的身边还站着一位圆脸黑眸的孩童,穿着贵气的绣龙爪的衣裳,不用说,便是七皇子萧承彧了。

忽然。

“沈大人。”时年六周岁的七皇子萧承彧迈着小短腿跑到他面前:“你留步。”

七皇子已经拉扯住了他的衣袖,不由得他不驻足。

萧敏皱眉笑道:“皇儿认识沈爱卿?”

“儿子当然知道沈大人,”萧承彧伸出胖胖的小手松了松金线绣龙纹的抹额,撅着小嘴说道:“沈大人叫沈持,字归玉,今年甲辰科春闱被父皇钦点头名状元,后进翰林院做了修撰,而后去工部观政,又赴黔州府办差,对不对?”

沈持:“……”

小祖宗,听着这陈述生平的话我莫名有点害怕,感觉来日无多是怎么个回事。

“承彧,”皇帝向七皇子招招手:“你过来。”

萧承彧屁颠屁颠地跑到他面前,一下子跳到皇帝身上:“父皇还没回答我说的对不对呢?”

皇帝一手抱着萧承彧,一面看向沈持,但见这位少年翰林忽然跪地叩首,眼眶微红,微讶:“沈爱卿这是?”

第115章

一缕干净的冬日阳光从窗户透进来,落在沈持身上,他哽声说道:“回陛下,微臣看到陛下将七殿下抱在膝上,不由得想起微臣幼时也曾这般被一人放在膝头,他握着微臣的手,教微臣在纸上写下一撇一捺,那人与微臣虽不是父子,却情同父子……”

说到这里,他悲不自禁,凄然泪下。

“沈大人说的那个人,”皇帝萧敏还未开口,七皇子萧承彧瞪圆了眼睛问:“不是你爹,那是谁?”

“回殿下的话,”沈持说道:“是微臣的老师。”

他的话音甫落,皇帝萧敏的手指轻轻在御案上叩击一下,心绪也随之飘到三十多年前,彼时先皇萧似妃嫔子女众多,他虽贵为皇后韦氏的养子,但帝后仅仅是你帝我后,早没了夫妻之恩爱,先皇极少踏足韦氏宫中,他也不常见到父皇,那时能让他牵衣袖的,唯有他的老师王渊……

些许动情。

“沈大人的老师……”萧承彧从皇帝的腿上爬下来,整了整衣袍问:“你见不到他了吗?”

不然怎么会哭得这么伤心。

“是,七殿下,”沈持又叩首:“微臣的老师如今是待罪之身,被关押在大理寺的刑狱中,微臣无法与他见面。”

萧承彧昂起脸看着皇帝萧敏:“父皇,沈大人的老师犯了什么罪?他为何被关起来?”

他这一问把皇帝给问住了,萧敏沉声说道:“朕还未听贺爱卿提起过。”

大理寺还未就孟度一案上折子禀明此事。

“父皇,”萧承彧走到阶下来到沈持的脚边说道:“‘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①’,儿子听父皇和沈大人所说,大理寺并没有查出沈大人的老师犯了什么过错,是吗?”

“不知刑罚所加,又教别人如何畏惧刑狱呢?”

未等皇帝萧敏开口,薛溆和徐照真听了一齐赞道:“七殿真聪慧过人,敏而好学啊。”

作为父亲,谁听到别人夸自家儿子都会高兴,萧敏说道:“承彧已与三位大人见过面了,父皇还有事要同他们相商,回你母妃那里玩去吧。”

说完他示意丁吉唤来乳母等人将萧承彧接走。

萧承彧对着皇帝、三位翰林施了一礼,而后深深地看了沈持一眼,意犹未尽地从上书房出去。

萧敏:皇儿同朕一样,中意的是沈归玉,吾儿类我,心甚慰。

选侍讲学士之事有了着落,他随意问了薛、徐二人几句翰林院修书之事,便打发二人退下:“二位爱卿当怀仁心,当勤政,当与朕一道常思虑如何养百姓,致太平。”

“微臣谨记陛下教诲,”薛、徐二人再叩首:“必竭尽全力,不敢丝毫怠慢国事百姓事。”

他俩人退下后,只留皇帝萧敏和沈持君臣二人。

沈持依旧长跪不起,萧敏:“沈爱卿是想求朕赦免你的老师吗?”

“回陛下,”沈持答道:“微臣不敢干预刑狱之事,微臣是向求陛下开恩,让微臣与老师见上一面。”

萧敏看着他说道:“恩,既然孟度还未有确凿罪名,尚算不得罪人,朕准你此事。”

他心道:你不求朕开恩赦免孟度,看来是有别的法子让大理寺乖乖放人,朕拭目以待,看看你究竟如何与贺爱卿过招。

你们二人,又是谁棋高一招。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