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时细究起来,也未必就是表面看上去那样。
污了宝玉是什么说法,难道就是说赵姨娘伙同贾宝玉的干娘一起算计他诅咒他吗?
可是她们诅咒的是贾宝玉本身,并不是那块玉,什么污不污的?不单单说贾宝玉那干娘本身也有些道行,所以她的诅咒见效了,因此贾宝玉才一病不起,那不也是正常的吗?
他们处置那诅咒的手段粗糙的很,那贾宝玉的干娘到底是有些道行的,他们找出了原因之后,竟然没有请相同的有道行的人来解决这件事,而是自己处置了,如此一来不起作用,难道不是也正常吗?
所以说那后来的一僧一道非说这宝玉污了,所以贾宝玉才变成这样,不免有些牵强附会吧。
不过若是这玉有些特别,有些灵气,倒是说得过去的。
“若是旁的人想要拿走这样一块玉,怕是要多费一些口舌,或者说十分的有难度,因为贾府中的人将这块玉看得十分重,并不肯轻易相信旁人的话。”
“但要是说这句话的是圣上的人,那他们就要多加斟酌了。本身这块玉的出现,就是对皇室的挑衅,这么多的皇子龙孙都没有什么衔玉而生的祥瑞之事,怎么偏生你一个手握重兵的国公府的后辈却有了呢?”
“之前皇室并没有计较这件事,贾府也将此事当做祥瑞口口相传,自然没有什么人不识趣的去挑明说这件事不妥,如果是皇室要计较这件事,那他们就要好好考虑一番了。”
这事儿说到底,最初流传出来就是贾府的不对,若他们没有别的心思,那这样的流言就是皇室收拾他们的把柄,若是他们有别的心思,虽然有这种可能,实在是微乎其微,可是皇室若是真的要针对这件事情,要收拾他们,那不也是显而易见的把柄吗?
所以薛宝钗笃定,只要圣上开了口,无论这枚玉对贾宝玉究竟有多么重要,想来贾府一定会十分识趣的将这块玉送到皇宫之中,以表明他们府中人的无辜和无心之举。
“之所以说是会发生在贾元春封妃之前,那也是因为这件事说是小事,如果没有别人弹劾,倒也真算一件小事,但要是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位妃子的弟弟身上,圣上免不了就要考虑更多了。”
“贾府送贾元春进宫的目的,可不就是为了封妃吗?如今亲眼看着圣上松了口,距离封妃就一步之遥,但是因为贾宝玉衔玉而生的事,对此尚有犹疑,贾宝玉和贾元春之间,他们会舍弃谁而成就谁呢?恐怕应当是距离圣上更近的贾元春是他们的选择吧。”
“如此一来,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出面,只要皇后娘娘稍一暗示此事,贾元春自己便能识趣的示意家中将贾宝玉的玉奉上,只要此事已达成,离圣上为贾元春封妃也不远了。”
薛宝钗送上的方子不是旁的什么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样便是无数穿越者都认为十分重要的□□。
一切的止足不前都来自于火力不足,圣上怕贸然动四大家族,贸然动老旧贵勋,造成军权不稳,造成朝堂不稳,但是在□□的震慑下,圣上自己的新军一定能稳稳压制住老贵贵勋的旧军,这样还能不稳倒像是笑话了。
何况,充足的火力带来的好处可不仅仅只是这一点,但这些都与薛宝钗没有更多的关系了。
“圣上掌握了□□,能够用自己的新军压制老贵勋们的旧军,不怕军权不稳,不怕军中动荡,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不就是正式收拾那些根深蒂固的老家族们的时刻了。”
预想使其亡,必先使其狂。给贾元春封妃,便是收拾贾家的讯号,如红楼原文中后期那样,即便贾元春有预感,又能如何呢?
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她就算有预感,但是也不敢肯定,圣上竟然就真的那么果断,这样将几个家族一同抬手收拾了。
而封妃的路就在眼前,她为了达成这件事,小小年纪入宫,在宫中蹉跎这么多年,难道因为这一点犹豫变止步不前吗?
要知道,将适合的女子送入宫中的,可并不只有贾府一家人,圣上露了这个口风,若是薛宝钗止足不前,有的人是想往这位子上扑的,她努力了这么久,也不可能平白将这位子拱手让人。
薛宝钗叹了口气:“皇位更迭,这本是固定的结局。”
第38章
几年之后,福安郡主出嫁,伴读李小姐进了平郡王府,薛宝钗被皇后娘娘看中,调入宫中做女史。
随后,薛宝钗替皇后娘娘入道观修行做替身修士,薛家得到圣上赏赐,这泼天的荣耀,他们终于是接住了,薛蟠带着薛姨妈搬离了贾府。
而后,贾元春封贤德贵妃,圣上开始了他的行动。
“薛修士,这是你要的玉。”
来人正是多年前薛宝钗见过的那位,可能是想着他们熟悉,所以送玉的人便是他。
薛宝钗接过宝玉,手腕上的仙草便激动的当着那人的面卷在了宝玉身上。
那人目光有些惊异地瞥过这株草,不过因为这只是一株小草的模样,看上去外表十分无害,是以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薛宝钗对着他道了谢:“多谢大人了。”
那人对着薛宝钗说道:“修士给的东西有大价值,圣上叫我一问,可还有什么想要的?”
薛宝钗只是道:“到底我在贾府住了一场,若是府中有人并未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乃是无辜之人,我想请薛家派人将她们都接走。”
那人笑了笑:“这倒是无所谓的,毕竟圣上本也并不会牵连无辜之人。”
只是墙倒众人推,就算贾府中有人是无辜的,可是等贾府倒了之后,趁着贾府失势混乱之中下手的人也不少。
薛宝钗有心救他们,就跟当初救香菱一样,只是这时她怕自己出手太敏感,所以也顺便对着面前这人剖白一番。
“除此,我便别无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