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寒门首辅养成记TXT奇书网 > 3040(第29页)

3040(第29页)

林氏陷入了沉思。

苗氏在这边跟林氏渔娘诉苦,梅长湖和梅羡谨叔侄二人也在说家里的事。

还是那句话,梅家表面风光,内里却也不太平,希望二房三房都能搬去淮安,一大家子团结起来共谋前程。

梅羡谨和苗氏夫妻俩说的都是实话,梅长湖和林氏两人听了心头有些难受,渔娘一看,这可不行。

渔娘累归累,一下午都没回自己院子休息,愣是等到晚上用晚食后,渔娘拉着爹娘说话,还把二郎叫来坐着。

“爹,娘,你们不会真动了回淮安的心思吧。”

梅长湖直接道:“你别胡说,我可没有说要回淮安的话。”

“一点都没有这个想法?”

“没有!”

渔娘稍微松了口气:“没有就好,我害怕你们俩被堂哥堂嫂说动了。”

梅长湖听侄子梅羡谨说族里如何难时,心里确实难受,不过他这个人有一点好,那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堂哥那般八面玲珑的人都没能把事情摆平,他去了有什么用?他有儿女夫人要顾着,不能因一时冲动就带着家小回淮安。

再说了,这些年在南溪县过惯了清静日子,叫他回去跟人斗心眼,这种日子他一天都过不下去。

“娘,您不会被说动了吧。”

林氏轻哼:“族里哪至于此。你堂嫂来家里两日了,之前一句话没说,今儿你的及笄礼后跟咱们大倒苦水,我看呐,她就是想说动咱们把渔娘嫁到江南大户人家去。”

苗氏提了好几次苏家大娘子和陈家,说句难听的,不就是羡慕人家靠嫁闺女就攀上关系了么。

呵,他们羡慕,嫁自己姑娘去,别想打她家主意。

“他们倒是想嫁,苗氏生的女儿不到十岁,想嫁再等七八年吧。”

渔娘看出堂嫂有这个意思,不过看到的不仅是这个,她觉得主支那边太想当然了,大世家的关系不是那么好攀的。

“晋朝建立时封了四公六侯,陈家虽是开国功臣,但只封了个侯爵,就算当上吏部尚书,入了内阁,也没当上首辅。

为何会如此?终究是因为陈家地位尴尬。

陈家作为世家谱上,前十的世家中唯一没被抄家灭族的存在,如今已是世家领头羊。

没瞧见吗,家里出了个贵妃的郑家,无论实权还是名望,都比不上陈家。

是,皇帝如今确实不能把世家赶尽杀绝,又因为陈家与国有功把陈家留下了,但谁知道以后皇帝会不会拿世家开刀?”爹,娘,你们还记不记得田知府为何下放到叙州府?”

“因清算丈量山东田亩之事。”梅长湖记得十分清楚。

“爹,皇帝一心想掌握天下田亩税收,世家隐匿了大量田亩自然不肯,如今还剩下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这些地方还未清算,陈家作为世家领头羊从中作梗,他们会有好下场?”

渔娘觉得,梅家若是想抱大腿,选个朝中高官送钱,都比牵连上陈家来得好。

“主支还想把梅家姑娘嫁去大家族,呵,这是生怕梅家头顶上世家的灯不够亮,怕皇帝挥刀的时候看不见咱们吗?”

梅长湖瞪女儿一眼:“你堂叔没那么蠢。”

“堂叔能做那么大的生意肯定不蠢,他只是太贪了。”

看着别家仗着姻亲关系挣大钱,梅家却要对人低头唯唯诺诺,族里还有人闹着分产,堂叔迫不及待想拿家中女儿攀关系也能理解。

但是,渔娘不能接受。堂叔作为一家族长,属实目光短浅了些。

听闺女这般说,梅长湖也想明白了,他叹声道:“你堂叔心不坏,要不当年分宗时,也不会给咱们二房、三房各分了两成的家财。他那个人,有时候就是心气儿有些高,受不得委屈。”

渔娘微微一笑:“我知道,所以呀,刚才堂嫂说那些话时,我一句驳她的话都没说。”

林氏沉默了半晌,才道:“明年必须回淮安一趟,跟主支那边把话说明白,别为了眼前这点钱财,把梅家折腾没了。”

渔娘扭头跟不说话的二郎说:“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要想避开这些辛酸苦楚,不去攀附人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咱们自己立起来。咱们家若是能出个三品高官,还怕人欺负咱们?”

二郎乖乖点头,他听懂爹娘和姐姐的意思了,他以后要努力读书,考状元,做大官。

梅长湖最知道读书的辛苦,他把儿子抱到怀里,心疼地摸摸他的脑袋:“读书要认真,也不可逼迫自己太过。”

“二郎知道了。”

林氏站起身,叫闺女回去休息。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