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但成为女帝免费阅读 > 第123章(第1页)

第123章(第1页)

震天雷呈一个铁罐的形状,里面盛装着烈性火药,可在被点燃引信发射出去后,在敌阵或其上空爆炸。于是,许多北秦士卒尚且来不及因空中传来的巨响而惊慌,便以一个抬头望天的惊讶姿态,被爆炸产生的铁片嵌入了肌体。四射的铁片带着极快的速度,插入北秦人及其战马的身体,引发一阵阵烧灼般的剧烈疼痛。战马因这接连的打击而受到惊吓,它们仓皇地嘶鸣着,跑动着,以至于敌阵中明显出现了骚动。郗途见此情景,示意旗手挥动旗帜,带领着百来个膂力过人的将士,再次点燃了引信。轰鸣声一道道响起,霹雳弹与震天雷接踵而至,北秦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便被失控的战马带得横冲直撞,不得不强忍着碎片插入身体的痛楚控马,抑或是,直接跌落地面,在纷乱的马蹄中失去性命。郗途观察着,找准时机,带着三千将士冲去城去,狠狠收割了一波人头,几乎每人都斩杀了两到三个敌人。只有极少的北秦士卒,得以于兵荒马乱中逃回敌阵。副将本想带人去追,可郗途却拦住了他:“穷寇莫追,再往前的话,就太靠近北秦人的营地了。放他们回去,将恐慌的情绪传递出去。”他高声吩咐道:“鸣金收兵!发射信号弹,让西边散出去的人伺机集结返城。从现在开始,到今夜子时,各部趁着北秦人还未反应过来,速速休整队伍。若有人来犯,则继续以火器率先攻击,将士们趁势出城取敌军首级。”这一天,火药在寿春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当先的北秦士卒不明所以,往往于无意之间,就被炸了个措手不及。未知加大了北秦士卒心中的恐惧感,谁也不知道这灾难会不会无端落到自己头上,因此只能惴惴不安、左顾右盼,始终无法全心全意投入战场。郗途谨记郗归的叮嘱——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1援军即将到来,可寿春却已到了最为危急的关头,同时面临着北方与西方的迫切进攻,十分有可能在敌人的猛攻下惨败。为此,他不惜亮出火药这个大杀器,以期在心理上击垮那群蛮横的北秦胡虏。好在结果并未出现差错,北秦人果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自从伴姊试验成功,两年多来,火药从未被真正用到战场之上,就连京口城内,也少有人知道这个神秘的大杀器。以至于进击的北秦步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这样突如其来地在一阵阵隆隆声中,眼睁睁看着己方伤亡惨重。到了后来,许多士兵甚至连马都不敢骑,生怕自己落得个跌落马背或是被马蹄踩成肉泥的结果。事实上,与被刀剑杀死、被马儿踩死的结局相比,霹雳弹与震天雷未知的隆隆声,如同来自冥府的召唤般,更加令他们恐惧。没有人知道这是因为什么,更无人知晓下次爆炸会在哪里发生,甚至有士卒惊惶地想道:“难不成这就是来自所谓衣冠上国的神秘力量?上天是否依然庇佑着司马氏,以至于竟落下惊雷助其御敌?”事关生死,没有人愿意坦然承认自己不被上苍偏爱的事实,更无法接受神灵要替别人夺走自己性命的可能。恐慌蔓延着,显而易见地削弱了北秦军队的士气。这一场心战,终于成功了。这一上午,寿春的压力大大减少,将士们有了养精蓄锐的机会,郗途也得以稍作休息,仔细筹谋下一步计划。将士们无不为此欢欣喜悦,可郗途却并没有那么乐观。北秦虽是氐人创建的王朝,可君主苻石却颇具雄才大略,也并非鼠目寸光的狭隘之人。在他的带领下,北秦成为了一个汉化程度很高的胡人朝廷,含纳了不少来自各族的有才之人。其麾下诸将,并非化外蛮人,而是熟谙兵法、善谋善算。若非如此,北秦又如何能够统一北方呢?无论是霹雳弹还是震天雷,都有明显的自寿春城墙投掷而出的轨迹,这一点并不难被发现。一旦北秦将领告诉其部下,这种种异常均为人力所为,并非天罚所致,那么,士卒们心中的恐惧就会少上很多,北府军也便不能像如今这般轻而易举地收割首级了。果然,薄暮降临之时,北秦军队又一次发动了突袭,自北、西两处城门进攻。这一次,他们不知给战马做了什么样的防护,竟使得霹雳弹与震天雷爆炸之后,士卒们慌乱不堪、四散逃窜的情形大大减少。连日来的紧张,令缺乏休息的郗途十分疲惫。他用力按了按跳动的额角,知晓自己其实并没有选择。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既付出了暴露火器的代价,便势必要将敌人拦住寿春城外。如若不然,他有何面目向郗归复命?又有何面目返回建康、返回京口?郗途看着排山倒海般奔驰而来的敌军,知晓们也做出了最后一战的准备。敌军越来越迫近,挟着极盛的气势,显然对寿春势在必得。震慑力远超于杀伤力的霹雳弹和震天雷,此时已经无法发挥白日里那般绝妙的作用。郗途命人传令,让两处城门的将士们均动手发射带有火药球的火箭。隆隆的炸响声后,战场上传来了人肉烧焦的气味。这是倒数第二波火器攻击。郗途带来寿春的火器有限,薛蓝和潘可带走了一些,而后又分了一部分给刘坚,以至于寿春城中,并没有足够持续使用的火器。如今仅剩的那些,都被埋在了寿春城的各个角落,预备着在鱼死网破之时,充当阻拦敌军的最后一道保险。至于现在,虽然没有火器,但至少,他们还有自己这一腔气力。郗途紧了紧脏污的盔甲,拿起手边的长矛,大喝一声:“集结!”雄浑的军号声响起,郗途策马立于阵前,扫过将士们的面庞。城墙上还在嗖嗖地发射着箭雨,郗途知道,这是最后的时刻了。他高声喊道:“弟兄们,保卫寿春,保卫江左,在此一战!告诉我,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回答他的是嘹亮的吼声。“好!”郗途转过身去,扬声道,“开城门!将士们,随我出城御敌,尽灭城下秦虏!”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跨越护城河的吊桥慢慢放下,披坚执锐的将士们策马而出,穿行过地面零散分布着的火焰,执刀砍向一个个因突如其来的火箭而惊慌失措的北秦士卒。早在加入北府军的那一刻,他们就知道,战死疆场是自己这一生能够获得的最为光辉的荣耀。保家卫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使命。他们奔驰千里来到这里,便是要为了北府、为了徐州、为了江左、为了千千万万百姓的安稳生活而奋斗厮杀!北府军的军旗,在昏暗的光线下强劲地飘舞着,发出猎猎的声响,响应着城下的战斗和声。同样的场景,也在寿春西城门外发生。惨烈的厮杀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凌晨,几个时辰过去了,郗途始终没有带人回城,将士们靠本能挥舞大刀和长矛,在兵器相接的铿锵声中保卫家国。乌鸦的嘶鸣混合着敌我双方的吼声,给凌晨的战场添上几分悲壮之感。将士们先是杀尽了城下惊慌失措的胡虏,而后又与下一波冲刺的敌军激烈搏杀。当北秦士卒因为北府军的悍勇而心生怯意时,郗途敏锐地察觉了这一变化,带着北城门外的将士,一路冲向敌人的大营。天色将明未明之际,熟悉的信号弹终于在寿春城南响起——何冲所率的援军,终于破除重重阻碍,抵达激战中的寿春城。薤露鏖战结束的那天,寿春附近下起了连绵的大雨。当何冲率领的援军终于到来,寿春城下的战况骤然改变。援军虽是远道而来,可却并未因疲惫而削弱战力。他们在路上憋了一肚子的火,生怕赶不上寿春的大战,救不了此处的同袍,如今好不容易抵达战场,自是要酣畅淋漓、痛痛快快地战斗一番。北秦军队这一日连连受到惊吓,本已是勉强支撑、苦苦捱着,又如何能够对着北府军声势浩大的援军面不改色?战败的端倪一旦显现,很快就会像瘟疫一般扩散开来。当北秦战将的怒吼与大刀,都无法阻拦其麾下士卒的退意时,战败已是显而易见地接过。终于,在明亮的太阳高高升起之时,寿春北城门外的敌虏被全部歼灭,西城门外的北秦军队,也被打得溃不成军、四散而逃。当最后一面代表北秦军队的旗帜倒下,战场上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欢呼声。最危险的时刻已然结束,将士们笑着呼喊,笑着跳跃,笑着流泪。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庆祝这一战的胜利。欢呼过后,则是自骨血之中散发出来的浓重疲惫。然而,他们根本来不及休息,便因战场上扑面而来的血腥停下了庆祝的动作。当激战的情绪回落,嗅觉也瞬间敏锐了起来。他们仿佛突然意识到这个事实——这一战,他们实在付出了太过惨烈的生命代价。“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更是无法被轻易回答的难题。不到一月的工夫,寿春便已成为了北府军上千将士的埋骨之地。几个时辰前还有说有笑、与自己一道整理盔甲、畅想未来的兄弟,此时竟已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若非亲眼得见,又有谁会知道,成千上万的尸体陈于战场,究竟是副怎样震撼而又可惧的场景?朝阳灿烂辉煌,仿佛带着人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