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1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盆地的克里雅河追寻到沙漠的尽头。他想知道,那最后的几滴水挣扎到哪里为止……”
“他继续沿着古木参天的河岸向塔克拉玛干深处走去。结果发现,这里不仅有成群的野骆驼在奔跑,而且也是大批野猪的乐园。”
“更令他惊奇的是,这里竟有一个牧民群落!”
“这个风景如画,与世隔绝的沙漠绿洲在维吾尔语里叫‘达里雅布依’,汉语音译是‘在河边上’,住在这的,就是克里雅人。”
“据说,克里雅人是两千年前的古楼兰人的一支,从古至今都一直生活在沙漠中。当然了,这个说法没有根据,大家听听就好。”
毕方咽了口唾沫,言归正传。
“那个人还是个孩子时就住在沙漠中了,而他对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为什么要抗争并耗费能量与你们无法改变的事物进行斗争呢?’”
“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想要在沙漠中生存,就必须要让我们的身体去适应它恶劣的环境,而不是费尽心机寻找水源,捕获猎物,在这里,节流比开源重要得多!”
毕方伸手指着面前这大片的沙漠,豪迈道:“你们看到了吗?这片沙漠?我国的第五大沙漠!知道它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吗?”
“5000万年前!印度版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撞!青藏高原的隆升,造就了这片广阔无垠的沙漠!”
朔风卷地,黄沙飞扬。
“在这里,山脉和盆地交替出现。
南侧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西侧的帕米尔高原。
北侧的天山、阿尔泰山。
东侧的贺兰山、阴山,将这里全部围住!”
毕方伸出手掌,猛然捏紧。
所有观众面前都浮现出了千千万年前,山脉隆起的那一幕,好似众神降临,化作天堑,将这里化作一片万古绝地!
这里远离海洋。
暖湿气流长途跋涉而来。
水汽早已散失大半。
更是遇到了山脉和高原的阻挡。
气流翻越高山时加剧了水汽流失。
到达这里时早已干燥异常。
干旱少雨。
然而,仅有干旱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如此广袤的沙来自何方?
包围盆地的高山上。
曾经分布着比现在规模更大的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