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大明文魁笔趣阁 > 第1381章 吾来担之(第5页)

第1381章 吾来担之(第5页)

言下之意,众所周知。

民间地方官员不断上疏,朝廷诸公也知矿监税使激起民怨极大,连连上谏天子。

京畿附近也是人心惶惶,稍有身家的百姓整日提心吊胆,一夜之间,京师治安极差,光天化日之下,百姓上街被抢,劫匪大呼一声我乃皇差,百姓目送竟无一人声张,气象衰微人心涣散,竟至于此。

紫禁城城头乌云密布。

文渊阁内,只余三位辅臣。

新入阁得陈于陛病了,病得很重。他向天子上疏恳请撤回矿监税使石沉大海,于是被气病了,从此闭门不出,不肯上朝。

内阁又回到了赵,张,沈三个臭皮匠挑大梁的局面。

而三人也不过好,陈于陛上书死争,他们也曾争过,但又回阁办事。

毕竟这四面漏风的大屋子还需他们裱糊裱糊,让一大屋子的人继续住下去。

阁内赵志皋面对各地督抚一封又一封奏章,身为首辅的他再也无法“世人皆醒我独醉”。

张位与孙丕扬这边于人事上勾心斗角,那边因朝鲜之事着急得掉头发,袭李文忠爵的淮扬侯之子李宗城宣慰朝鲜,册封倭酋丰臣秀吉,却迟迟不解决册封之事。

这时丰臣秀吉解决了继承人问题后,开始指责明朝在封贡协议上反复,认为当初城下之盟于己不利,打算重新谈判,否则不接受册封。

在朝鲜设贡道,屯田,驻军是张位与石星的政柄,一旦不成,必被天子问罪。

而沈一贯,则不声不响。

在内阁经营两年来,不少党羽已遍布朝堂上。虽没有明着与赵志皋,张位争权,人人皆知不可忽视。

三人坐在公座上,张位于朝鲜事上说了数次,沈一贯默然,赵志皋则是不住的咳嗽捶胸。

这时外头又报,播州杨应龙连战连捷,先劫掠四川,又至云贵,后兵犯湖广。贵州巡抚江东之率三千官兵围剿,结果遇伏全军覆灭。

赵志皋揭开奏报时,手都在抖。

张位不忍看之。

唯独沈一贯站起身道:“两位阁老,太仓早空,囧库亦将竭,眼下唯有请皇上发帑币,发兵灭了杨应龙此獠,还有辽东也要练兵设防,以备倭寇再犯。”

张位立即道:“朝鲜之事暂不可提。”

沈一贯闻言露出不悦之色,心想都到这份上了,张位还在死撑。

赵志皋听沈一贯,张位之言又是一阵咳嗽,好容易喘匀了气道:“眼下也唯有皇上可以拿主意,如今我等还有什么办法。”

沈一贯言道:“元辅,国事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四面收刮来的矿税也有两三百万两,只要皇上肯发帑币,则事有可为。”

“只能如此。”赵志皋叹道。

毓德宫外数盏宫灯摇曳不定。

此刻虽是白昼,但乌云之下,仿佛天黑了一般。

宫内天子半卧床榻上,内阁将边事奏上,请天子发帑币剿灭杨应龙,另外九边边饷又拖欠半年。

天子向一旁张诚,田义,陈矩问道:“朕负了一身骂名,为何应付完大工边饷后,又所剩无几了?是不是陈增,孙隆,陈奉他们在地方办事不尽心尽力?张诚,陈矩你们说?”

张诚,田义,陈矩等人能说什么。

只能说陈增他们刚到地方,民情不熟,过些日子再搜刮一阵应该可以再补上。

陈矩低声道:“陛下,据四川,湖广巡抚来报,杨应龙屡屡请和,言朝廷只要既往不咎,他可以……”

“杨应龙想要议和,除非朕死了……”天子大声打断。

张诚一并上前言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区区一个贼酋,不值得陛下如此啊。”

“调兵遣将剿灭就是。”

张诚,田义,陈矩他们好容易劝住天子,天子躺在御榻上目光悠远。

半响之后,有人推门入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