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大明文魁笔趣阁 > 第1377章 托付(第5页)

第1377章 托付(第5页)

林延潮笑道:“先无为而治,养政三年!”

“为何?”

林延潮对此早是胸有成竹,见王锡爵问之道:“天下之人皆以为林某入阁要大刀阔斧,此时变革,必激上下之疑,不如先养政三年。”

“然后呢?”微风吹动王锡爵的禅衣。

林延潮以手指画江山道:“凡治国者必有成法,法久必败。坏必更始,然后例生。但要变法,必先有治臣再求治法,我在这三年于朝中选拔清正廉洁,精明干练之臣,修清明之政治于庙堂之上,再以科举,报纸晓谕士人,启迪民心,因其所明渐通之,绝不可强开其闭,等天下人皆问林某入阁后为何一事无成再行变之,移风易俗,中兴变法非一日之功,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缓后急……”

“那么宗海之相业又在哪里……”

溪边陈济川,吴幼礼,但见王锡爵与林延潮二人一老一少立在溪边的石上。林延潮临溪侃侃而谈,而王锡爵负手踱步,时而驻足抚须点头。

溪水声潺潺,远处操着竹筏的渔叟远远朝此眺望……

说到这里,林延潮肃然道:“……这晓谕士人,启迪民心必在变法之先,这也正是林某回乡后所为之事!可惜……”

“立一时之法,不如正万世之心!”王锡爵点点头,“走吧!”

林延潮没料到王锡爵为何突然中止话题。

于是二人从溪边离开,陈济川,吴幼礼提着鱼篓钓竿跟在二人身后。

穿过林子,即到了路边。

王五,王衡,陈继儒等与一辆马车候在这里。

王五三人见了林延潮一并作揖道:“见过大宗伯!”

林延潮徐徐点头,他与王五,王衡关系倒也普通,当初自己焚诏时,王衡还在同里同窗间讥讽过自己。

但现在随着王锡爵谢政,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不过心结不是那么快容易转过来,当时王衡向林延潮见礼时只是微微一揖。

王锡爵见此道:“衡儿!”

王衡一愣。

但见王锡爵对林延潮道:“此乃犬子王衡,表字辰玉,万历十六年侥幸得中顺天乡试解元,读书一知半解,常自以为是,老弟若是不弃,就把犬子收录门下吧!”

“这万万不可!”

“这如何使得?”

林延潮与王衡同时言道。

王锡爵看了王衡一眼,王衡不敢有违父命,只能向林延潮拜下,行师生之礼。

林延潮没有办法唯有将王衡扶起。

王锡爵欲上车离开,回头看向车旁相送的林延潮道:“老夫出生之时,家中有雀飞来,聚于宰上不去,故先父将我取名为锡爵,可惜名不副实。而今老夫心灰意赖,此回太仓正如鸟雀放归山林,从此不会再过问朝政一字。”

“朝廷积弊如山,老夫早困在能为与欲为之间,但宗海不同,你胸富万有之藏,文有千丈之焰,立朝可为国之砥柱。”

说到这里王锡爵叹道:“这万丈江山与犬子……老夫就托付给你了!”

“林某不敢……”

“当得!”

说完王锡爵向林延潮一揖,林延潮也只能作礼还之。

而一旁的王衡听得瞠目结舌,他没料到一贯眼高过顶的父亲,竟对林延潮有此这等评价!这番赞誉之词,即便是与之一并立朝的徐阶,高供,张居正也未曾听过。

王锡爵起身看向王衡,却没有说话。

王衡恍然大悟,王锡爵这番话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

说完王锡爵乘车离去,王衡向林延潮一揖先去追送王锡爵。

王衡追上王锡爵问道:“爹此去是要以疏向圣上力荐林侯官……老师吗?”

王锡爵笑了笑道:“我让你拜在林侯官门下,天下皆知我王锡爵心意,夫复何言。我早多次与你说过,当初回朝时我即知无力回天,只为报答君恩勉力一试。我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但林延潮这条路或许能试一试。”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