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衙门对街小饭馆皮蛋莲子粥 > 5060(第36页)

5060(第36页)

说罢,沈雁回又从柜台旁的小坛子里取出一把熏豆,放在碟子上,端到张伟面前,“这熏豆与炒黄豆相似,用来吃酒也不错,我给您热壶黄酒,砂锅鱼一会儿就好。”

熏豆是新鲜的青毛豆所制,与黄豆为本家,却是不同的滋味。

将青毛豆混以盐煮熟,再置于炭火与稻草一块熏干,留其香味。其后,装入布袋之中,放瓦缸内封存。

若是有亲友拜访,便可取出泡茶招待。

张伟又细细品了一口熏豆茶,咂了几下嘴,果然从茶里尝出不一样的香味。尤其是熏豆与芝麻同嚼,愈嚼愈香。他不自觉地多饮了几口,愈品越有滋味。

“嗯,当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易达在铜锣县吃惯了鱼脍与清蒸鱼,砂锅鱼倒是尝得少,闻着邻桌的鱼,真香啊。”

张伟用手捏了两颗熏豆,放入口中,咬的“咯吱”作响。

耐嚼!极适合吃酒。

二人攀谈间,如意小馆已是坐满了人。

如意小馆的那张“宣传单”上印的条件极其诱人,吸引了不少食客。

其一,在如意小馆开张的半月内,只要入如意小馆用饭,无论银钱多少,统统送上果盘一只,靓汤无限续喝。

其二,若是花费满六十八文,则减免八文,满八十八文,减免十文,满一百零文,则能减免十二文。一百文以上花费减免,可叠加三次。

其三,若是用完饭,还会分发盖了如意小馆印章的券一张,下次来用饭,可直接减免六文。

大家倒是从未见过的新奇手段,又因人传人说如意小馆是谢大人剪彩,菜色还味美价廉。故就连码头路过的客商也愿意多走几步,来如意小馆尝尝鲜。

“沈小娘子,我下次路过青云县,必是还是要来你这吃饭的。这味道确实如传闻中那样好,还不贵。”

一食客与朋友点了一盘香椿炒蛋,油焖笋尖,搭配一叠肥而不腻的东坡酱肉,连吃了两碗饭。

不过花费三十八文,却能吃饭、喝汤,还有削皮切好的果子吃,确实实惠。

“是啊是啊,我都连续来了好几日了,天天惦记这一口炖蛋饺,你说我怎么就包不出这般滋味来。这馅是怎么揉的,这皮子竟找不出一处发焦的地方,像只金元宝似的。”

“我倒是觉得,沈小娘子这儿的米酒味儿不错。一会等吃完,我得带上两坛路上尝。”

“都是些家常小菜罢了,各位若是喜欢,以后也可常来。至于这米酒,我这儿多的是,一会儿我就给您装好。”

沈雁回与食客们闲聊几句后,便又一头扎进厨房忙活去了。众人喜欢吃她做的菜,这是对她小饭馆最好的认可。

要使砂锅鱼味道更佳,需在铁锅里将剖成对半的鲈鱼煎上一回。届时,炖出来的鱼汤鲜美,且鱼肉更加滑嫩。

待阿福端上砂锅鱼,张伟已经嚼了两把熏豆,将腮帮子都给嚼酸了。

“怀风兄,怎么近日见你忧心忡忡”

张伟用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抬眼道,“你有心事吗?沈姑娘,砂锅鱼也好吃!”

“张大人喜欢就好!”

砂锅中并非只有鳜鱼,还添了不少配菜。

其上置肉圆、千浆皮子、豆腐、玉蕈,白菘并在一旁的碗中配了一把泡好的索粉。

鱼肉的外皮被炖得微微发皱,咬下去饱含汤汁。内里的鱼肉细嫩爽滑,用筷子轻轻一戳,便从鱼骨上滑落。

肉圆筋道,豆腐滑嫩,千浆皮子挂满了鱼汤,随意挑上一样配菜,在体会它独特风味的同时,还能品出鱼香。

泡发好的索粉只需在鱼汤中炖煮片刻,便会变得晶莹剔透。它浸满了所有食材的味道,轻轻吸上一口,爽滑弹牙,甚至味道比鱼肉更胜一筹。

“你喜欢雁雁?”

谢婴并不想弯弯绕绕,呡了一口茶后直截了当道。

“不明显吗?”

张伟低头轻笑一声,将索粉盖满了米饭。索粉上的汤汁将饭粒的缝隙逐渐填满。

“沈姑娘能力非凡,且天生菩萨心肠,待人良善,会有人不喜欢她吗?”

“你应该知晓我指的是男女之情,并未同你开玩笑。”

“我也并未开玩笑”

张伟饮了一口黄酒,一字一句,认真开口,“怀风兄心中对沈姑娘如何,我心中便对沈姑娘如何。”

“她喜欢的是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